帶你認識增壓發動機(1):增壓器的由來
[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關心汽車技術的朋友都知道,增壓發動機已經毫無疑問地成為了各大廠商研發的重點技術,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主導發動機研發的方向。對于增壓發動機,群眾的觀點還是很對立的,支持和反對的理由都很多。為此,我們將會推出一個系列文章,詳細介紹增壓發動機。(本系列主要針對汽油發動機,柴油發動機采用增壓技術是最常見不過的)
自然吸氣發動機從來都沒有吃飽過
大家都知道F1比賽是全球最高規格的賽事,目前使用的是2.4升V8自然吸氣引擎。不過其實早在1977年,雷諾車隊就引入了渦輪增壓引擎,F1從此出現了渦輪增壓式與自然進氣式發動機并存爭霸的局面,后因渦輪增壓馬力太大,被國際汽聯在1989年停用,以自然吸氣引擎取代。以上例子就是最對增壓發動機最直接的理解,其作用就是增加馬力。
F1的技術永遠都是代表著汽車工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其實增壓不僅僅存在于我們的汽車發動機,在航空發動機中,增壓更為重要。因為飛機在高空飛行的時候,空氣稀薄,發動機吸入的空氣量不足以產生足夠的功率,因此在很多古老的活塞式發動機的飛機上也會裝有增壓器。航空發動機的增壓器早在一戰期間就應用于飛機上,當時采用的是機械式增壓器,這使得當時的航空發動機能夠盡可能的輕量化。
現代我們最常見的大型噴氣飛機就更不用說了,增壓器是必須的。以噴氣客機使用的渦輪風扇發動機為例,巨大的進口風扇里面就是壓氣機(相當于增壓器)。空氣經過層層壓縮,最終被送到燃燒室的空氣壓力和密度極大,從而在燃燒后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或許有網友已經開始坐不住了,我們在談汽車,你跟我提飛機干嘛?其實這兩者是很相似的。飛機需要增壓是因為吃不飽,汽車發動機需要增壓同樣是因為吃不飽。我們知道汽車發動機需要將空氣吸到氣缸里面,壓縮后燃燒,但問題是發動機真能吸滿一氣缸的新鮮空氣嗎?事實上是不可能的。
首先是空氣濾清器的阻力。發動機的空氣濾清器就好比我們戴上一個口罩,呼吸的時候自然難受了不少,吸入的空氣自然也沒有那么多了。此外就是油門。所謂的油門就是橫在進氣管的一塊板,這塊板被稱為“節氣門”板張開的角度越大,允許通過的空氣就越多。不過由于這塊“板”本身就占據了進氣管的一定面積,因此即使開度再大也有不少損失。所有這些因素加起來導致發動機能夠吸入空氣的實際比例只有氣缸實際容量的7-8成,也就是說自然吸氣發動機一直都沒有吃飽。
汽油機對油門的控制是通過“節氣門”控制進入發動機的空氣量,從而控制發動機功率輸出的。由于這個“節氣門”增加了進氣阻力而且產生了負壓,讓發動機始終不能吸飽氧氣,同時還因為吸氣阻力而消耗了一部分功率。
因為自然吸氣發動機一直不能吃飽,所以增壓也就很自然地被工程師想到用來挖掘發動機的潛力。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增壓并不是硬往氣缸里塞空氣,只不過是幫助發動機充分發揮其能力而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