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寶馬)在1916年3月7日成立,最初以制造流線型的雙翼偵察機聞名于世,至于這家公司的名字叫BFW(BayerischeFlugZeug-Worke),“巴伐尼亞飛機制造廠”,公司始創人名吉斯坦·奧托(GustanOtto),其父是鼎鼎大名的四沖程內燃機的發明家。
寶馬Z8
吉斯坦在航空的高度成就,使他懷著很大的野心制造汽車,他后來這一決定,為汽車歷史寫下其中光榮的一頁,那就是受到今天萬千車迷愛戴的德國BMW車廠了。
1922年,BMW研制了第一臺的摩托車發動機,雖然不被采納,但已為車廠定下了重要的方向,之后在紐倫堡的Victoria-Worke廠房重新制造了摩托車發動機和R32摩托車,正式展開了他們的業務。
1925年,BMW開始研制汽車,雛型也同時建成,它為日后進軍汽車市場打下了基礎。
1929年7月,BMW推出首輛汽車,是將年初生產的Dixi3/15轉名來的,但專家不同意DiXi3/15是BMW第一輛汽車,他們認為303才是真真正正屬于BMW的。無輪如何,BMW的3/15一直生產至1932年末,歷時近6年。
1933年,在德國的柏林車展上,BMW展示了他們最新的303型,它是由工程師費迪拿(FritzPeidler)協助下完成,車款是從3/20演變過來,配用一臺并列6氣缸、雙化油器,氣缸容積1173ml,制動功率可發出22kW的高性能雙門四座位轎車,車頭蓋占了車身的一半,兩邊通風隔設計相同,以中線分開,前后輪距2365mm,車廂空間充足和舒適。
1937年,人們看見BMW開始制造旅游客車,也就是今天統稱為三廂式四門房車,并獲得成功,這款車共生產了1.6萬輛,在二戰前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數字。
戰前,BMW的生產線是在艾遜力士的廠房,而慕尼黑是寫字樓,只負責設計及機械研究工作。如果說到BMW的轎車鼻祖,要算是315型和319型,BMW車系中的十位數字往往反映其氣缸容積,例如315代表1.5升,319則代表1.9升。
1939年的夏天,325型跑車推向市場,使“年青”的寶馬更聲名大噪,可惜人類史上最殘酷的戰爭在歐洲大陸正在上演,雄心壯志的寶馬在大戰前一年成立了科技中心,利用他們在飛機工程學上的優勢,準備將此帶進汽車工業里,他們正努力擴展在空氣動力學(Aerodynamic)上的研究工作,他們根據Kamm教授的理論發展出一臺極為流線型汽車的雛型,事實上,那雛型被世界公認為第一輛真正符合空氣動力學的汽車設計,令當時BMW汽車設計傲視同群,可是一場無情的戰火,什么都被摧毀了。
1945年,二戰結束,德國接受無條件投降,又再加上戰敗國的身份,土地慘遭分割,分裂成東西德兩國,艾遜力士成為東德的一部份,自然是管轄范圍;至于在慕尼黑的研究中心,所有設施都遭受盟軍炸得支離破碎,這次重創下必須好幾年時間才能復原,第二度經歷過戰爭的BMW,但這次的復原期要長達7年之久,方能再次投入生產,其時BMW的生命力仍顯得很脆弱。
1952年10月,BMW終于再投產汽車,制造的汽車是戰前的501系四門房車,沿用那臺6汽缸2升發動機,單化油器,功率48KW,至于其他設備則是全新,其性能和耐用性獲得一致好評。
1954年,BMW推出由501型改良的502型四門車,沿用一臺全新V—8汽缸發動機,是車廠戰后的一次突破,復原后的寶馬立志要在豪華客車、轎車和摩托車上創一番事業。BMW振興工業行動終于又泛起一片曙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