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6發動機
汽車發動機常用缸數有3、4、5、6、8、10、l2缸。排量1L以下的發動機常用3缸;(1-2.5)L一般為4缸發動機;3L左右的發動機一般為6缸;4L左右為8缸;5.5L以上用12缸發動機。二般來說,在同等缸徑下,缸數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數越多,缸徑越小,轉速可以提高,從而獲得較大的提升功率。
氣缸的排列形式主要有直列、V形、W形等。
一般5缸以下發動機的氣缸多采用直列方式排列,少數6缸發動機也有直列方式的,過去也有過直列8缸發動機。直列發動機的氣缸體成一字排開,缸體、缸蓋和曲軸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應用比較廣泛,缺點是功率較低。一般1L以下的汽油機多采用3缸直列,(1-2.5)L汽油機多采用直列4缸,有的四輪驅動汽車采用直列6缸,因為其寬度小,可以在旁邊布置增壓器等設施。直列6缸的動平衡較好,振動相對較小,所以也為一些中、高極轎車采用。 (6-12)缸發動機一般采用V形排列,其中VIO發動機主要裝在賽車上。V形發動機長度和高度尺寸小,布置起來非常方便,而且一般認為,V形發動機是比較高級的發動機,也成為轎車級別的標志之一。V8發動機結構非常復雜,制造成本很高,所以使用得較少。V12,發動機過大過重,只有極個別的高級轎車采用。
目前最常見的發動機主要是直列4缸(14)與V型6缸(V6)發動機。一般來說,V6發動機的排量較14的為高,V6機比14—運行平穩、安靜。U主要裝在普通級轎車上,而V6機則裝在中高檔轎車上。
壓縮比是指氣缸總容積與燃燒室容積的比值,它表示活塞從下止點移到上止點時氣缸內氣體被壓縮的程度。壓縮比是衡量汽車發動機性能指標的一個重要參數。
一般地說,發動機的壓縮比愈大;在壓縮行程結束時混合氣的壓力和溫度就愈高,燃燒速度也愈快,因而發動機的功率愈大,經濟性愈好。但壓縮比過大時,不僅不能進一步改善燃燒情況,反而會出現爆燃、表面點火等不正常燃燒現象,又反過來影響發動機的性能。此外,發動機壓縮比的提高還受到排氣污染法規的限制。
排量
氣缸工作容積是指活塞從上止點到下止點所掃過的氣體容積,又稱為單缸排量,它取決于缸徑和活塞行程。發動機排量是各缸工作容積的總和,一般用毫升(CC)來表示。發動機排量是最重要的結構參數之一,它比缸徑和缸數更能代表發動機的大小,發動機的許多指標都同排量密切相關。
功率
功率是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在一定的轉速范圍內,汽車發動機的功率與發動機轉速成非線性正比關系,轉速越快功率越大,反之越小,它反映了汽車在一定時間內的作功能力。以同類型汽車做比較,功率越大轉速越高,汽車的最高速度也越高。
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同轉速關系很大。隨著轉速÷的增加,發動機的功率也相應提高,但是到了一定的轉速以后,功率反而呈下降趨勢。一般在說明發動機最高輸出功率的同時標出每分鐘轉速(r/min),如100PS/5000r/min,即在每分鐘5000轉時最高輸出功率為100馬力(73.5kW)。
常用最大功率來描述汽車的動力性能。最大功率一般用馬力
(PS)或千瓦(kW)來表示,1馬力等于0.735千瓦。
扭矩
扭矩是使物體發生轉動的力。發動機的扭矩就是指發動機從曲軸端輸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條件下它與發動機轉速成反比關系,轉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車在一定范圍內的負載能力。在某些場合能真正反映出汽車的“本色”,例如啟動時或在山區行駛時,扭矩越高汽車運行的反應便越好。以同類型發動機轎車做比較,扭矩輸出愈大承載量愈大,加速性能愈好,爬職力愈強,換擋次數愈少,對汽車的磨損也會相對減少。尤其在轎車零速啟動時,更顯示出扭矩高者提升速度快的優越性。
發動機的扭矩的表示方法是牛米(N.m)。同功率一樣,一般在說明發動機最大輸出扭矩的同時也標出每分鐘轉速(r/min)。最大扭矩一般出現在發動機的中、低轉速的范圍,隨著轉速的提高,扭矩反而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