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汽車開始進入普通百姓家庭,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為購車做好了準備,怎樣能夠方便快捷地買到自己心儀的汽車,成為更多人的愿望。但有些人在利益的驅使下,利用買車者對商業合同和汽車專業知識不了解等弱點,欺瞞消費者,給購車者設下了重重“陷阱”。
“陷阱”回放:這是一個在網上的例子,一位在BBS上留言的網友訴說了他所遭遇的“購車”陷阱。2003年的時候李先生在網絡上的公共留言處看到了一個公司組織團購
桑塔納的帖子,團購價格比市場價低5000元,但想參加團購的人要先匯款交1000元訂金。在經過簡單郵件溝通后,李先生決定參加這次團購。在匯去了1000元訂金后李先生就一直等待著對方公司的回信,但是半個月過去了,對方猶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了,李先生這才知道是上當受騙了。
最近,在網上又出現了另一個購車新鮮詞——“出口退稅車”。在上海某汽車貿易公司的網站上,各種目前市場上的搶手貨都標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價格。
奧迪A4-1.8T的標價為18.5萬,連目前加價4萬多元才能買到的
廣州本田新雅閣2.4也僅標價為13.9萬, 需要加價8000元的
本田飛度MT-1.3的標價為5.8萬元。這個公司的車輛來源號稱是出口退稅的,標價正好與國外的售價相當,所以沒什么稀奇的。目前只需要交錢就可以提車,但是也必須先繳納一定的保證金,而且保證金的多寡要根據不同車輛不同價格來訂。這個公司在網上留下的聯系電話只有移動電話,想買這樣“出口退稅車”的人,只要匯款交保證金就能到上海來看車。
“陷阱”特點:現在參加團購已經成為很多想省點錢買車人的主要想法,但是由于這些公司或團體很多都是以在各種媒體(多為網絡)上發布消息來招攬購車者,所以消息可靠性就受到了比較大的質疑。訂金陷阱基本屬于我們常說的詐騙,這些以低價車來吸引消費者,詐騙保證金或訂金的人就是看到了人們圖省錢的心理,而獲取不義之財就是這些不法之徒的主要目的。這樣的“陷阱”對方一般只留下手機號碼或電子郵件,留下一個銀行賬號,沒有具體的聯絡地址。針對這樣的“陷阱”,只要購車者細心一點,多問多想,就能夠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就像上面提到的“出口退稅車”,對方網站提供了一些車的部分圖片供咨詢者參考,但是細心的人可以發現,在一輛新
雅閣的照片上,駕駛員座位下的腳墊上,清楚地印著“
北京××汽車特約維修”的字跡,原本在上海的“出口退稅車”該不會跑到北京來買腳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