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這個集各項高科技于一身的高價格消費品,是你我之輩一生中除買房子之外最重要的一項高額支出。要將辛苦拼爭、點滴積存的血汗錢從口袋里大把拿出來,買一輛越開越舊、越用越不值錢的汽車,確實得細心掂量、謹慎評估、費神籌劃一番,以免興高采烈匆忙買下后,卻被當作冤大頭狠敲一筆,然后欲哭無淚、后悔不已、痛不欲生。筆者為盡己之責,滿足讀者之需要,千方百計從汽車買賣之人口中套出幾條聰明購車之道,供準車主們參考。
一、選準車種 買車當然是為了自己使用,因此首先應根據用途及錢袋情況選準車種。毫無疑問,如搞貨運、客運,當然要買貨車或客車;如想到野外跋山涉水去撒野,肯定要購四輪驅動的越野車。上述這些都好選定車種,只有購代步用的轎車時,由于價格相差懸殊,更要慎重考慮。你的存款有多少,或你的還貸能力有多強,是買百萬元左右的高檔進口轎車,還是十多萬元的國產轎車,抑或六七萬元的經濟型轎車。需要說明的是除了檔次之分外,轎車還有用途之分,俗話講“開
寶馬,坐
奔馳”,即是說
奔馳與
寶馬的用途有區別。如果不會開車的某領導或大款,非要買一輛寶馬當座駕,那只會便宜了他的司機;反之,如果買一輛奔馳
S600自己開,別人只會把你當成被雇傭的司機,而非有錢的車主。因此,你在購車之前一定要選準車種及類型,才能買到“門當戶對”的汽車。
二、貨比三家 選定車種后,再根據自己的購買力,量力而行,便能將選購的汽車品牌縮小到少數的幾種。在目前國內汽車市場,別看新車下線的新聞炒作不斷,但同車種、同價位的車型沒有多少選擇余地。比如,你想買輛十一二萬元左右的轎車,現在市場上也就三四種。
鎖定幾種候選車型后,準車主們務必親赴車市看車(若能試車則更為理想,現在已有
廠商允許消費者試駕),索取樣本,拿回家依據其價格、性能、油耗、配備、空間等逐條比較,并參考汽車媒體試車報告,再聽聽這些車型的口碑,了解清楚售后服務情況、維修費用貴賤等,最后擇優挑選出理想的品牌與車型。
選定車型車,便應進入討價還價程序,因為即便同一廠牌同一車型的汽車,甚至同一標價的情況下,在不同的經銷店里也常有不同的優點,準車主們切勿偷懶,應多跑幾家
經銷商咨詢,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千萬不要輕信銷售商的花言巧語,不能因為他們口沫橫飛,振振有辭的推銷術而不好意思加以拒絕。買車不是買菜,應三思而后行。
三、朋友幫忙 如果您有位賣車的親戚或朋友,您就不必日夜奔波、舟車勞頓地找尋一個可靠的汽車銷售商,最好請他幫忙作參謀,或介紹你到可靠的銷售店。利用朋友關系時,一定要厚著臉皮要求便宜點,再便宜點,別不好意思,套交情、拉關系、爭取享受特權價格,在中國乃人之常情。通常銷售商看在熟人的面子上,常給予相當的照顧。
四、合理殺價 中國人買東西多少都會殺價。如果您不在行,趕緊請個幫手、助手、打手或殺手助陣。動輒十幾萬、幾十萬乃至上百萬元的汽車交易,如果厚著臉皮、多費口舌、據理力爭能夠省下數千元,何樂而不為呢!
在銷售商的樣車風擋玻璃下,一般均貼有標價。其實此價格彈性不小,因為裝備不同的選用件汽車就會有不同的價格,所以在問價時一定要問清楚都包括哪些選用件,并可根據選用件的取舍來砍價。
殺價也講究學問,開口討價必須在“行情”之內,至于“行情”多少,應多方打聽咨詢。殺價誠可貴,成交最重要,千萬不可像在旅游景點地攤上買東西那樣“攔腰”砍一刀,也不能只接受最低售價,還要看其售后服務如何。否則,貪便宜買輛汽車,但售后服務差勁,愛車就可能淪落為“汽車孤兒”而無人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