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汽車市場降價聲此起彼伏,汽車價格的下調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兒,但如果價格更低了,而質量也隨之降低的話,就得不償失了。記者近日從京城某
經銷商處了解到,汽車價格下調,質量必然跟著下降,要么選擇優質的質量、要么選擇合適地價格。然而,對于消費者而言,這樣的“二選一”不選也罷。
消費者為降價后產品質量擔憂
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汽車價格下降以后,真的給消費者帶來了實惠嗎?表面上看是把利潤讓給了消費者,但實際上,在廠家讓利的同時,汽車的零部件質量也會隨之“瘦身”。一些消費者對汽車價格的連續下降也表示了自己的擔憂:“這個車降價以后,會不會跟著這些配置和它里面這些內在的東西,我們看不到的東西,它是不是質量上也要降。”那么目前一些汽車價格的下降,對車輛的質量到底有沒有影響呢?經銷商表示:“廠家這種降價行為,應該嚴格上來講不會對它本身的質量產生影響,但可能會在通過推出簡配等多種形式,來達到它那種降價的目的,它并不是純粹的品質下降,只是它的一些配置功能的下降,造成它這個產品的價格的下降,其實也說明,這并不是真正意義的降價。”
價格合理要與產品優質并存
現在的市場競爭,絕不僅僅是價格的競爭,這一點即便是在去年就有所表現,根據一些調查,消費者對價格的關注程度已經大大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產品品質、服務質量等與車輛使用密切相關的因素。消費者不但要求價格合理,也要求產品技術領先、質量過硬、服務可信。專家認為,降價是市場競爭發揮作用的體現,較為充分的競爭迫使高額利潤逐步向合理水平變化,這是市場機制作用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囚徒困境”使各廠家都有誰先降價誰獲益的預期和沖動,使得現在的降價行為愈演愈烈,而大幅度降價可能會導致產品質量問題出現,同時也未必能大幅度提高銷售,將降價作噱頭的做法是不會得到廣大消費者喝彩的。
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刻不容緩
業內人士指出,價格降下來,產品質量要提高,這是消費者關注的關鍵問題;目前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如果產品價格降下來而質量會得不到保障,對廠家來說無疑是飲鴆止渴,我想沒有企業會如此短見識,而自掘墳墓,這方面消費者應該放心地消費。更多的汽車廠家和有識之士已經把汽車服務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但是對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來說似乎還存在不足。汽車產品的價格戰正在如火如荼,如果把價格戰、服務戰、產品戰、品牌戰分階段來進行,對汽車廠家和消費者來說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
當然目前消費者最關心的還是接連不斷的降價潮到底何時才是個頭?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最近發布了一份報告認為,車價的下降趨勢還將持續3至5年,預計在2006年或者2007年,大部分國產車型的價格會與國際接軌。不過,除了價格,消費者也需要國內車市盡快改善維修、保險這些服務環節。畢竟,誰也不會只因為車價便宜了,就買輛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