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進入2005年,人們還在談論今年的車價會降到什么程度,關于汽車降價說什么的都有,甚至表示汽車價格要“崩盤”的都大有人在,但是出乎意料的是,2005年汽車市場的第一波大規模價格變化,竟然是漲價。
新年伊始,新捷達和一汽奧迪都“一反常態”地扯起了漲價“大旗”,進口車的價格走勢也正如本報2004年年末預測的那樣,全線大漲價。在降價行為“稱王稱霸”的今天,這么多車型同時漲價的情況很少出現。“有些車型漲價確實是因為供不應求,但是對于另外一些車型來說,漲價實在是無奈啊。”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
日前,市場上傳來消息,新捷達基本型的售價由上月的8.7萬元,漲至9.7萬元,漲價幅度為1萬元。經調查,這次漲價是經銷商行為,但是參與漲價的經銷商已不在少數。而與此同時,一汽奧迪在2005年1月1日結束了從去年國慶期間開始的優惠促銷活動,所有車型調整回2004年國慶節前的價格,即上漲2萬元。據悉,這次奧迪的全線漲價是廠家統一調控的結果。其實早在2004年1月1日前,記者就從一位一汽奧迪經銷商處得到了這一消息,該經銷商當時表示,廠家并沒有對優惠活動是否停止表過態,經銷商現在不知道該怎么辦,但是據他所知,很多奧迪經銷商已經準備從1月1日起將售價上調2萬元,“這樣做是最穩妥,最不會得罪廠家的辦法。”而從廠家得到的消息也證明了這一點,廠家日前已明確表示,優惠活動結束,全線車型統一上調售價。
“2004年的良好銷量導致了捷達和奧迪逆市漲價的發生,這次漲價無疑是甜蜜的。”一位經銷商認為。據悉,2004年一汽奧迪已經基本完成了銷售任務,特別是2004年10月,一汽奧迪4年來首次宣布降價之后,銷量更是激增,連一向市場表現不佳的奧迪A4在降價之后1個月的銷量也增長了156%,庫存也大大減少,這讓奧迪有了漲價的資本。
另外,奧迪和捷達的品牌影響力和服務也為漲價增添了砝碼。奧迪作為高檔轎車的代表,已經在中國汽車市場摸爬滾打了許多年,良好的市場形象和性能已深入人心。而捷達更是經濟型車的代表之作,具有節油、配件便宜、經久耐用、銷售網絡完善的特點,并在市場上被消費者所認可。所有這些優點,使奧迪和捷達的漲價很有說服力。記者在市場也看到,漲價之后,捷達和奧迪的銷量并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可見,消費者對奧迪和捷達的品牌和服務已經十分認同,即使漲價也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銷售。
進口車:經銷商不敢貿然進車,車市物以稀為貴
2004年年末,本報就頗有預見性地指出,2005年年初,進口車價格將要上漲。可文章一出,在各大網站上招來罵聲一片。但是事實證明,本報的預測很準確。日前,進口車價格急速反彈,30余種進口汽車的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豐田佳美的價格從元旦前的35.8萬元漲到了37.5萬元,上漲1.7萬元。日產奇駿、本田思域、現代酷派、凌志、三菱、Volvo S80等車型也開始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