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豐田公布了2004年的歐洲銷量,威姿超過了全球單一品牌銷量冠軍的花冠,小型車在歐洲的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才進入“汽車社會初級階段”的中國自然與之不能相比,購車人、車迷、甚至媒體大多崇拜豪華車、艷羨高級車、覬覦中級車,大部分人只是由于經濟條件較弱才買了小車,但總想著“奧拓長大了變奧迪”。
但就在這愛與不愛之間,中國小型車市場已經發展起來了。隨著車價的下跌、道路的擁堵,小型車有望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翻身在市場上揚眉吐氣一回。
成熟消費觀打倒“面子工程”
去年末有媒體進行了一項“小型車能否成為車市主流”的熱點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6%的人認為,小型車將成為中國未來車市發展的主流。對于要面子、講派頭的消費者來說,購車曾經是一項“面子工程”。隨著消費群體和消費觀念向多元化轉變,人們對汽車消費的認識已經逐漸回歸本質,理性成熟的汽車消費哲學正在打倒“面子工程”,人們大多已經把汽車看成代步工具,更加關注產品本身的實用性。
一般而言,相對于大型轎車,小型車不僅價格低,油耗、維修保養的費用也相對低廉,且道路通過性好、停車方便的特點也成為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因素。
政策環境影響車市走向對消費者來說,選擇小型車或許還只是從消費實際能力考慮,但對國家和社會而言,這關系到能源利用、環保等可持續性發展的戰略問題。據統計,我國進口原油的1/3用于汽車消耗,但是利用效率卻極低,機動車百公里油耗比歐洲高25%,比日本高20%,比美國高10%。著重發展小型車對解決能源、環保等問題是未雨綢繆之舉,因而有著積極的意義。為此,國家通過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引導和影響車市走向。
前不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報告稱,我國已經制定征收汽車燃油稅的具體方案,并將擇機在全國公布推行。此前一直為業界和公眾所關注的燃油稅懸念也終于揭開謎底,所剩的只是執行時間的問題。這對一般排量較小的小型車而言,不啻為一股春風。
而在此之前,國家已經出臺了《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和《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等相關政策,對所有的汽車進行了強制性的排量限制。在這一政策背景下,小型車自然成為廠家的主要發展目標。
競爭激烈亂花迷人眼小型車競爭風暴的來臨并非主觀臆測。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銷售數據顯示,長期占據單車銷售排行前列的雅閣、君威等中高級車銷量持續走低,蒙迪歐、索納塔、馬自達6等中高級車的銷量也都很不樂觀。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小型車的銷量卻逆勢上揚,占據了銷量排行榜的前幾把交椅。2004年完成產銷任務的廠商只有天津一汽、北京現代、廣州本田,其中天津一汽和廣州本田的良好表現無不得力于小型車。
小型車市場潛力巨大,自然每個廠家都想分一杯羹。眼下,市面上小型車的車型已不下30款,競爭異常激烈,降價、促銷的舉動不斷,各廠商紛紛拿出“看家車型”角逐市場。在各家廠商的關注下,小型車的技術含量漸漸趕上中高級轎車,比如說,Polo用的就是和帕薩特一樣的雙面鍍鋅鋼板、激光焊接,威姿使用了100%的環保材料、配備了智能化自動變速箱、與奧迪同步的雙介質后減震器,這或許又給了傾向小型車的人們一個更充分的理由。
同時,油價的高漲牽動著人們的神經。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能源署警告說,油價在高位徘徊似成定局,人們別無選擇,只有想方設法節約能源。該組織此前已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政府討論了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計劃在下月推出一份《趕快節油》專題報告。
據報載,今年頭兩個月,高油耗的運動型轎車(SUV)與皮卡在美國汽車市場中的份額正在縮小,分別降低了1.2%與2%。此前,這兩類汽車的銷售約占福特汽車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在北美市場贏利額的80%。有分析說,這兩項汽車銷量的下降反映出美國人的消費觀念正在發生變化,一向對能源消耗滿不在乎的美國人開始關注節油問題。
美國人如此,一向注重節約能源、講究精打細算的歐洲人更是如此。譬如,有“超級迷你”轎車之稱的標致206在歐洲頗受歡迎。德國是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這種汽車在德國的銷量正直線上升。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街頭,記者時常能看見這款小巧玲瓏的汽車。就在前不久舉行的日內瓦車展上,微型車成為新亮點。一位歐洲記者用“剝去華麗嫵媚,盡顯邋遢主題”來描述日內瓦車展。他想說的是本屆車展上耀眼氣派的大排量汽車風光不再,而小排量的微型汽車正備受青睞。這位記者的筆調盡管過于調侃,但對車展特點的描述卻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一般來說,車的排量越小,價錢越便宜,廠商的利潤也越薄。有業內人士分析說,廠家放棄高額回報而追求超薄利潤,乃是不得已而為之。消費者的需求已經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價錢便宜、能耗較低的小排量汽車,這是敦促廠商改變營銷策略的重要原因。另外,國際社會越來越強調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也推動汽車廠商朝著低能耗、小型化方向發展。其中,歐盟便是非常積極的推動者之一。
歐洲目前對二氧化碳排放標準的要求相當嚴格。3月10日召開的歐盟環境部長會議還建議制定更加嚴格的環保措施,提出發達國家到2020年應減少15%—3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到2050年減少到60%—80%。
油價在高位徘徊,對世界經濟來說自然不是件好事,它對經濟增長將產生負面影響。但石油需求增加的大部分來自交通運輸領域,如能利用油價居高不下之機出臺嚴格環保節能標準,追求低能耗與高能效,從而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則對平抑石油需求、提高經濟效益、保護自然資源來說不啻為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