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統計數據,2005年一季度,在其它級別轎車銷量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小排量車的銷量同比增長了26.4%。繼3月車市刷新國產車單月銷量記錄后,4月車市再創新高,其中小型車在4月車市中增長幅度最大,同時市場占有率也超過了20%。天津一汽的夏利、奇瑞QQ和吉利為主的自主品牌企業,為小排量車的增長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天津一汽夏利品牌產品的月平均銷量更是達到了2萬輛之多,一度成為單一品牌的銷量冠軍。從市場占有率可以看出目前的小排量成為我國國產品牌汽車的主戰場。
2005年第一季度各級別車銷量(數據來源: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
各大廠商爭奪小排量
去年以來,政府不但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廢除了針對小排量車的歧視性法規,還發布了《汽車產業發展政策》,促進小排量車發展的“燃油稅”問題和“汽車消費稅”調整也在討論之中。毫無疑問,國家強勢政策的支持是目前小排量車熱銷的一個關鍵因素,政策對小排量車的支持力度顯然將會越來越大。
目前,各大廠商已經紛紛殺入小排量轎車市場。近期包括東風、上汽在內的大型汽車集團紛紛在微車項目上高調發力。東風渝安先期投入微車2億元,2008年計劃銷售15萬輛;上汽通用2010年微車銷量欲達50萬輛,占集團總銷量的1/3。目前三大國內汽車集團都有了自己的小排量車型,而素以“三省”理念——“省錢、省心、省時”為產品核心的夏利更是抓住了小排量車的制造精髓,成為了小排量汽車市場的一棵常青樹。
小排量,消費陣營多數派
目前,眾廠商的推波助瀾,不斷刺激著人們對小排量車的消費熱情,據新浪網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結果顯示,86%的網民認為小排量車將成為中國未來車市發展的主流。在對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至8000元的中等收入人群調查中,81.8%的消費者明確表示,在未來的購車計劃中,將會優先考慮購買小排量汽車。這表明,消費者在購車時越來越關注汽車的實用性和總體成本,而這樣的“民意”無疑預示著小排量車的樂觀前景。
就目前我國的經濟情況來看,“小排量”也是受眾面最大的車型。分析顯示,“小排量”主要被收入不高或是作為過渡車型的消費者所購買。同時,那些只把轎車看成普通代步工具的消費者也常常把“小排量”當成首選。
“小排量”在使用方面的低成本,也是促使小排量車熱銷的最直接因素。燃油的消耗已經成為了消費者在轎車使用成本中最高的一項開支。隨著燃油價格的不斷攀升,消費者在選擇車輛時首先要考慮油耗較低的產品。由于“小排量”排量低,車身自重輕,油耗量少,無形中減少了使用成本。通常小排量車與中級轎車相比百公里油耗平均要低3升或以上。以節油著稱的夏利為例,假如每年行駛2萬公里,油價為4元/升,夏利將可以節省燃油支出至少2400元。另外,“小排量”在日常保養及維修方面的費用成本優勢,也無形中支持了“小排量”的增長。
在歐美、日本這些成熟的汽車市場,發展靈巧省油、物美價廉的小排量車正是一種方興未艾的時尚,豐田、大眾、雪鐵龍、雷諾、菲亞特甚至包括奔馳、通用等公司都在為推介小排量車而忙得不亦樂乎。歐洲市場目前在售的汽車中,小排量車占了35%,而中國的小排量車只占到了總銷量的20%多。我們有理由認為,在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小排量車有望在我國車市獲得更大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