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奇瑞公司市場研究部透露,奇瑞風云銷量迅速上竄,僅6月1號到6月10日即售出整車2096臺,目標直逼此前勁頭十足的千里馬(同期千里馬銷量僅為2200臺左右)。自此,奇瑞風云正以全新的姿態殺出經濟型車混戰重圍,可望在新一輪市場搏殺中再創佳績。風云憑借什么創造出如此神話?
一是因為奇瑞風云自身的產品因素與千里馬比較而言具有相對優勢。
動力因素是眾多“馬迷”舍“馬”追“風”的主要原因。奇瑞風云配備1.6L超強動力,在同一價格區間罕見對手。而同檔價位的千里馬卻僅有1.3L的排量,夏季中如想自由使用空調則動力更顯不足。新千里馬1.3DLX MT最大功率為61.1/5500KW,最大扭矩為114.4/3000NM,當一家人集體出行或三五人同乘時動力就顯出乏力的缺點。比較而言,奇瑞風云69/5500KW的輸出功率和132/3000NM的扭矩就要強勁得多,無論是城市穿行還是鄉間小鎮,無論是爬坡行駛還是使用空調,奇瑞風云都堪稱應對自如,自有一種先天的優勢。
眾多消費者青睞風云的另一原因是因為它的超大空間。奇瑞風云獨有“階梯式完全掀背”廂體式結構使得同檔車的空間無與輪比,在外形上依舊能夠迎合國人的審美情趣,同時創造了特別方便行李取用的優點。而且,風云系列的后排座椅可以按照4:6的比例放倒,使行李空間能夠擴展到驚人的程度,結合大幅度掀起的艙背,將如何裝載超大尺寸物品的問題輕松解決。加上獨特的“兩廂半”的廂體造型拓寬了行李廂容量,便于一家人外出旅行或攜帶一些出行用具。在空間的適用性上,不僅小改款過于緊湊的千里馬不能與之相比,就連羚羊、賽歐等同檔車型也遜色一籌。奇瑞的風云系列在開發過程中,其空間指標的假想敵為捷達等緊湊級轎車。隨著風云系列價格的下調,已經處于了和之前更小一個級別車型相同的價格層面,即現在討論的“標準級”。因此,在賽歐、千里馬、風云、羚羊4款車型中,奇瑞風云的空間優勢是相當明顯的。
從舒適性和安全性角度看,風云以其超大空間和獨有的安全設施贏得了市場芳心。舒適性更多地取決于空間滿足,與千里馬相比,風云又一次以超大空間取得領先,因為風云本來是更“大”一個級別的車。在主被動安全上,風云裝備了前排雙氣囊,而千里馬僅配備了駕駛席單氣囊。千里馬剎車系統為ABS(剎車防抱死系統)+EBD(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而風云則為ABS+EBD+ESBS(高速動態穩定系統),進一步強化了操控穩定性。因此,風云趕超千里馬自在情理之中。
二是因為奇瑞經銷商網絡的分網而治。
據奇瑞公司透露,近年來,奇瑞汽車因為產品系大幅拓展,奇瑞經銷網絡也發展迅猛。越來越多的經銷商分布在同一區域,客觀上形成了經銷商間的殺價或跨區等問題,從而影響了奇瑞整體的區域布局和品牌傳播,給許多競爭品牌造成了許多有利的市場因素。自今年開始,奇瑞公司經多方論證和市場考察,決定開創一種全新的網絡管理模式即按單一品牌分銷,同一區域的不同經銷商代理不同奇瑞車型,經銷商與經銷商之間互為二級代理,避免了殺價,有利于統一管理和品牌傳播,保持了經銷商之間合理的利潤,給廣大客戶提供了更優質的服務保障,同時也最大程度上減小了競品的市場空隙。事實證明,奇瑞的網絡分銷大大促進了奇瑞車型的銷量,保障了奇瑞各品牌的合理有序發展。在這個分網銷售中奇瑞風云這個品牌也從中獲得了良好機會,市場表現強勁。
三是因為東風悅達起亞傳出前途有變,許多消費者擔心千里馬的售后服務得不到保障,致使千里馬的準用戶們遲遲不敢下手或轉向別的品牌。再加上奇瑞風云的性價比優勢,這些主客觀因素,都給奇瑞風云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作為民族自主品牌的奇瑞,歷經最近幾年市場的洗禮,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品質有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風云系列產品,產品技術和質量的提升有目共睹,已經由過去“毛病不斷”,走到了現今的“皮實耐用”,基本度過了民族自主產權產品的幼稚時期。綜合來看,風云舒適型各方面素質都沒有明顯的劣勢,而且空間和功能實用性格外突出,動力、舒適、安全性也具備相當優勢,顯得更為全面均衡,綜合實力絕對勝出,由此可以看出,奇瑞在成本投入上更大度,對用戶的關愛更為體貼。但是,由于千里馬的市場表現一直比較優秀,奇瑞風云趕超千里馬尚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