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好壞雖然一般來說是各方面綜合性能的結合,但往往一兩個先進的技術或者裝備會成為這款車最引人注目的亮點,并直接影響不少消費者的購車決定。
在廠商們五彩六色的宣傳資料中,消費者往往一下子眼花繚亂,找不準這款車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分不清楚哪些是真正的亮點,哪些只是炒作的噱頭。我們在此列舉出我們眼中一些熱門車型的閃亮點,希望能夠為選車的消費者提供一點參考,也能夠幫有車的讀者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愛車。
裝備說明:汽車的變速器除了我們所熟悉的手動擋和自動擋外,還有一種便是CVT無級變速系統。與操作方式類似于自動擋,但與自動擋相比卻優勢明顯,CVT由于無真正的檔位及離合器,加速提擋十分平穩,沒有自動擋跳擋時的頓挫感,此外,CVT的傳動效率也高于另兩個變速方式,也就是說,在相似條件下,采用無級變速的車子動力損失最小,油耗最低。
菲亞特178車系所采用的Speedgear變速箱是一種電子控制的CVT無級變速器,由液力扭矩轉換器、兩個可變直徑鋼帶輪和一根傳動金屬帶、一定數量的鋼片和兩根九層鋼帶組成,可以連續地自由改變傳動比,從而實現全程無級變速。
殺傷力:菲亞特推出Speedgear變速箱時反響極強烈,在其上市前,所有國產車中,僅有奧迪A6的頂級版本才配有無級變速器,而且菲亞特卻將其引入到了一款不足15萬元的經濟小車之中。其中無級變速器的幾大優點:比如駕駛平順輕松簡單、油耗低對于購買經濟型小車的消費者而言,吸引也許會更大一些吧。
裝備說明:上海通用在老別克的GS上率先采用了北美警車底盤,市場反應極好。所謂的北美警車底盤也并不只是噱頭,之前別克系列的懸掛給人的感覺是典型的美國大車風格,軟,非常的軟,能濾掉路上絕大多數的顛簸,卻讓駕車人總找不到跑感,駕駛感不爽。而換過北美警車底盤的別克則明顯硬朗了起來,過彎的操控感很像歐洲車,側傾也小了很多。最后,上海通用在推出全新的君威系列時,決定全部沿用GS的北美警車底盤,在此基礎上做了一個FACE-LIFT,增加了諸多配置并在車內風格上也越來越有歐洲高檔車之風。
殺傷力:君威的靜音性在國內算得上是首屈一指,這其中,其實底盤和懸掛的功勞甚大,兩者的配合為車廂內擋住了絕大多數的路噪和胎噪。
采用了新底盤和懸掛系統的君威,給了駕車者更好的操控感和路感,同時后座的舒適性也并沒打折扣,更穩定一些的乘坐感也許比軟綿綿的感覺會更讓人舒服一些,至少坐君威暈車的人比坐“老別克”的少了很多。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底盤的耐用性,想想美國大片里的警匪飚車場景,十年以上不出意外,才稱得上是警車底盤吧。
裝備說明:寶來被國內消費者稱為“駕駛者之車”廣受玩車一族的推崇,最主要在于其配備一系列強悍高效的德國大眾20氣門發動機。
以其中經典的1.8L發動機為例,其最大功率為92千瓦,在同排量的國產發動機中,居于前列,然而其最大的優勢卻是在扭矩上,這款發動機的最大扭矩達到了168牛頓米,遠遠超過不少2.0L排量以上的發動機,一般國產發動機的最大扭矩約在6000轉左右達到,而且寶來發動機只需在3500轉左右即可達。這使得寶來在起步和加速凌厲方面遠超過了眾多國產同排量或更大排量的車型。
此外,這款發動機的潛力也十分可觀,增加渦輪增壓后不少經過改裝的寶來甚至能爆發出250匹以上的馬力。
殺傷力:發動機優異的功率扭力曲線使這款并不是跑車的暢銷車擁有了趕超轎跑的動力性,讓愛車之人追捧有加。
一汽大眾新出的柴油版寶來則干脆引進了德國大眾最新的TDI直噴式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最大扭矩達到了240牛頓米,峰值扭力轉速降到了1900轉,繼續扮演著國產轎車“起步之王”的角色。
裝備說明:坐進一臺雅酷、威樂或者威姿的駕駛位,任何人都能立刻感覺到和其它車的不同,它們沒有方向盤后方傳統的多種指針式儀表盤,取而代之的則是位于中控臺正上方的一個多功能投影式液晶儀表盤,這是豐田NBC平臺車系最大特點之一。
和傳統的儀表板在方向盤后的位置相比,這種儀表板的位置處于方向盤右方,向外突出來。這樣駕駛者把目光從駕駛前方移到儀表板,眼球焦距范圍調節量也大大減少,從而提高視覺轉換時間。當然,這對習慣了傳統儀表盤的車主來說,對這樣儀表盤起初會需要一些適應。一方面斜著眼睛看儀表是頭一遭,對車速、轉速的顯示由指針變為數字也需要段時間才能習慣;另一方面,副座乘客無法看見任何信息,再也不能對駕駛員“指手劃腳”了。
殺傷力:數字投影式的儀表盤絕對能給任何人超現代的感覺,特別是第一次接觸它的乘客,立刻會對此車嘖嘖稱奇,并大夸車主一番。但其實它的好處并不只是在于美觀,數字式的顯示會更清晰更準確更直觀一些,并且其安置的角度,也更方便于車主的目光在車前與儀表中迅速切換,從而提高了駕駛的安全性。在黑夜開車時,一些車主總覺得視野會被亮晃晃的儀表盤燈光干擾,但是對于NBC系列車型而言則沒有這個顧慮。
裝備說明:奧迪的全鋁架構車殼和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是其最引以為傲的兩大技術。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自二十年多前問世以來在世界各地汽車拉力賽和場地賽中經過考驗,為奧迪獲得了獎項無數。
對于量產轎車而言,quattro四驅系統能使車輛在多種復雜路面上,在轉向或制動時,自動、精確、及時地分配各車輪的抓地力,在復雜情況下的行駛穩定性、循跡能力以及牽引性也遠遠超越同級別的兩驅車。
殺傷力:在目前國產的轎車中,奧迪是唯一擁有全時四驅技術的車型。quattro為奧迪A4 37萬以上的售價提供了一個充分的理由。對于玩車人士而言,quattro讓A4的性能極限大提升,即使與A4自己的前驅版本相比,其操控性、攻彎性能、循跡表現都完全截然不同;而對于普通用車人士而言,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為車輛提供了雙倍安全,quattro奧迪A4的主動安全性與對手相比擁有明顯優勢,各種惡劣環境和路面都能輕松應付。
歐藍德:CUV邊緣車型概念
裝備說明:歐藍德在國產車中是一個異類,簡單地說,它是一部旅行車、SUV和轎車的混合體或者中間產物,三菱稱這種概念為CUV。
CUV擁有優于轎車的越野性能、通過性及路面適應能力,同時又會比真正的SUV更舒適和適合于公路駕駛。
為了達到這一概念,三菱為歐藍德進行了全新的整車設計:這包括了高底盤懸掛低車身外形、全時四驅系統、高扭力發動機等等。
殺傷力:歐藍德的CUV很適合今天都市年輕一族的生活方式,他只需要一部車,并且需要隨時在工作、生活、城市、遠足、休閑等各種生活狀態中切換。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有售車型中,只有富士森林人forester與其風格相近,但原裝進口的后者,售價貴了十多萬元。
寶馬3系:FR前置后驅動力組合
裝備說明:寶馬3與其它國產轎車最大的區別是什么?答案可能是很多種,但在動力操控方面,最大的區別是它是一臺后驅車。后驅車在海外的性能車型中十分流行,而在以實用為基本目的的國產車中,卻一直是前驅車的天下,對于一般車主而言,FF(前置前驅)的動力布局,可能更平和乖順一些,也更可靠安全一些,不容易側滑和甩尾。但對于真正愛玩車之人用言,后驅車的魔力卻無法抵擋,想想《頭文字D》中的甩尾和漂亮,還是后驅那種后輪緊咬地面,動力由后推至的感覺,怎么能不瘋狂。寶馬3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技術是長項,前置直列6缸發動機與后輪驅動構成了寶馬3的完美FR組合。
殺傷力:在國產車中,以操控性和動力性顯著的車型很多,但都無法敢與寶馬相較,除了寶馬完美的配置和調校外,最根本的正是其FR動力布局,也許只是有一天國內再推出另一款知名的FR車型,才有真正可能挑戰寶馬“操控之王”的頭銜吧。
裝備說明:VVT-i是豐田獨有的領先發動機技術,過去僅裝備于豐田的進口原裝高檔車上。VVT-i(VariableValveTimingandLiftwithintelligence)的意思是“智能可變配氣正時系統”。該系統的最大特點是可根據發動機的狀態控制進氣凸輪軸,通過調整凸輪軸轉角對配氣時機進行優化,以獲得最佳的配氣正時,從而在所有速度范圍內提高扭矩,并能大大改善燃油經濟性,有效提高汽車的功率與性能,減少油耗和廢氣排放。擁有VVT-i技術的發動機比其它發動機擁有更大的功率和扭力,油耗卻有所降低,此外,其動力曲線十分平滑順暢,表現在車子駕駛中,從起步到高速的整個加速階段都十分平順有力,呈線性遞增,無明顯的動力弱區。
殺傷力:豐田終于將原來只用于進口車的VVT-i發動機引入了國產車中,這使得國產豐田花冠擁有了一個最大的市場賣點。僅從數據上看,1.8L排量花冠的最大功率達到100KW/6000rpm,最大扭矩高達171nm/4200rpm,90公里等速油耗僅為6.1升,這都是VVT-i的功勞。
Polo:堅固結實的車身外殼
裝備說明:車殼也能作為一種真正的賣點嗎?對于一款小車而言,polo應該算得上是,很多國產車都喜歡宣傳外殼、車架如何扎實,但是即使是很多中檔轎車,在外殼方面可能都沒有上海大眾在polo上花費得多。從選材上,車身選用了優性的雙面鍍鋅鋼板,正采用了空腔注蠟技術,可保證12年不腐蝕;而在工藝方面,上海大眾當年引進了與德國同步的生產線,全身激光焊接,據說其車身動態及靜態剛度和工藝水平達到了帕薩特的水平。此外,在正式投產之前,據說上海大眾還對數幾十輛POLO在全國的高寒、高熱、高海拔地區進行了140萬公里的路試,以檢測POLO的品質。
殺傷力:polo在上市很長一段時間中,價格是同級別車中最貴的,配置也并不算多,然而卻一直保持熱銷,其造車品質和工藝起了決定性作用。車殼在制造過程中,消費者看不到,但懂車的人卻能很容易感覺得到,譬如車的隔音性、高速穩定性、過彎的變形程度,等等。
裝備說明:菱帥最大的亮點在于其在國產中、低檔轎車中率先配備了手動/自動一體化變速器。
這種名為Sport-mode(運動模式)的變速器,原理與奧迪A6、帕薩特1.8T、廣本奧德賽等車的變速器一樣,可以自由切換手動、自動換擋模式,當以手動模式時,換擋可比一般自動擋快0.2-0.3秒。
另外,菱帥的變速器還有更為先進的智能型自動變速功能,其可以自動偵測油門開度、車速等,選擇最合適的換擋時機和擋位。
殺傷力:菱帥雖借三菱名車蘭瑟(Lancer)之名,但畢竟源自于蘭瑟的上一代產品,技術和性能上都算不上新,而其最惹眼的亮點,莫過于多配置的手自動一體變速器,這不僅是在國產中低檔轎車中最先采用,而且其所匹配的變速器也的確了得,選擇手動模式時,4前速+-擋程式設定非常運動化,手動換擋反應敏捷,的確有蘭瑟之風,讓菱帥的駕駛樂趣倍增。
馬自達6:動力及制作力分配系統
裝備說明:馬自達6在國產中是獨特的,如果說尚沒有真正的國產跑車誕生的話,馬自達6算得上是最接近跑車的一款國產車。跑車和轎車真正的區別其實不在于動力如何以及極限車速如何,而是在高速及極端狀況時的操控性和穩定性如何,跑車不是能跑得多快,而是能讓開車的人敢開得很快。馬6是如何做到的呢?靠的是一系列的電子動力制動力分配系統,包括我們熟悉的ABS、EBD和不熟悉的DSC、TCS。ABS(防抱死制動系統)和EBD(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不多說,是保證車子隨時有強勁可控的制動力,想停則停。至于TCS(牽引力控制系統)和DSC(車身穩定系統)呢,前則通過控制動力分配,能有效防止車輪在起步和攻彎時打滑,后者則保障了車身在各種狀態下的穩定可靠。
殺傷力:在同價位的國產轎車中,馬自達算不上是最豪華舒適的,但絕對稱得上是最運動和技術密集的。馬自達6的眾多技術都只為了一點,駕駛,駕駛!對于愛開快車的人而言,這其中每一項技術都是一種誘惑。
VolvoS80:22個氣囊的安全系統
裝備說明:VolvoS80是Volvo迄今為止所生產的最為安全的汽車。22個安全氣囊其實并不能說明一切,S80的安全性得益于優秀的設計、堅固的車身和其它特點,如帶側撞安全氣囊的SIPS系統(防側撞保護系統)等。除此之外,新型的VolvoS80還包括兩項世界領先的新發明:IC(充氣簾)和WHIPS(Volvo頭部保護系統)。WHIPS帶來了全新的座椅概念。當發生碰撞時,靠背和頭枕會平行后移,這使得頭部和身體的上半部能夠受到輕柔而均衡的妥帖保護。新型的充氣安全簾(IC)對頭部和頸部具有更大的保護作用。動態底盤系統STC(穩定和循跡控制系統)增加了棘手路況下的安全水準。STC是通過兩種方法來防止車輪的滑轉。當速度在40公里/小時以下時,對滑轉的車輪施行制動;而當速度超過40公里/小時時,則是采取降低發動機功率的方法。
殺傷力:目前的新車好車都喜歡突出安全性,但的確是沒什么一個品牌如volvo這樣,多年來把絕大多數精力專注于這一點上,Volvo的安全性其實并不在于配置了些什么裝備,而且在于其在安全方面豐富的經驗和實驗,同樣的安全系統,他們知道如何匹配才能更加安全,其實選擇Volvo的人,絕大多數也是沖著其安全性去的吧。
別克將上市: 昂科拉GX
別克熱門車型: 君威 2011款 2.4L SIDI 精英型 君威 2015款 2.0L 領先時尚型 君威 2009款 2.4L 自動旗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