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專門開自動擋轎車的駕照吧,至少天天與汽車打交道的記者直到最近幾天才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知道。也許駕駛自動擋車型應該是最簡單的,所以這種駕照的編號也只能選擇26個英文字母中的最后一個“Z”了。后來經過記者的了解,目前在駕校學習的準司機們,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了這個“Z”,這部分人將來注定只能與自動擋的車型打交道了。面對這個懶人時代的到來,記者萌生了這個專為這些人量身打造的專題報道,希望對國內兩廂轎車的自動變速器技術有個全面的統計。
目前國內的大部分高檔車型都已經采用了自動變速器,只有一些中低檔的車型仍然保留有手動擋的車型。所以,選擇手動還是自動車型的機會往往只是出現在這些車型上,而作為國內家用轎車市場的生力軍,兩廂轎車自然就倍受矚目。就目前的兩廂轎車市場而言,自動變速器技術最有特點的當屬飛度的CVT、派力奧的Speedgear和POLO的Tiptronic 6擋手/自動一體變速器。當然,為了基本涵蓋國內兩廂轎車的所有變速器特點,大部分車型所采用的普通自動變速器也不可少,在這里我們選擇了樂騁作為代表。下面,我們就將針對這幾種不同的自動變速器技術,展開深入的介紹。
CVT「飛度」
飛度的前身,就是本田于1981年面世、經歷幾代革新的小型車Jazz。因為Jazz當時主要面向日本本土市場,為了擴大銷售范圍,本田決定設計一款外形上精巧動感,使用上多功能性強,有足夠大的車廂空間,能達到優秀的燃油經濟性,還必須通過日本和歐洲嚴格的排放標準的革命性小車。這輛小車的研發人員經過長時間的潛心研究,終于在歷史上最成功的微型小車——Mini身上找到靈感。若要在一輛小車身上偷出最大空間,就必須盡可能減少機械部分所占據的空間,將發動機盡可能前移,四個車輪也盡可能推到四個角落,以此獲得更多供人享用的空間。
新Jazz于2002年推出后不久,就在本土銷售了25.1萬輛,銷量在全日本排名第一,并獲得2001~2002年日本年度車型獎。2003年銷售18.2萬輛,排名全日本第二。直至今天,這款Jazz已經在80多個國家銷售超過80.4萬輛,在日本市場同級車型中擁有10%左右的市場占有率,而其在日本本土以外市場的名字就叫做飛度(Fit)。
目前在廣州本田生產的飛度,除手動擋車型之外,其受歡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來自于其配備的CVT無級變速器。飛度也是國內第一款應用CVT技術的小型家用轎車。所謂無級變速系統(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它的內部并沒有傳統變速器的齒輪傳動結構,而是以兩個可改變直徑的傳動輪,中間套上傳動帶來傳動。基本原理是將傳動帶兩端繞在一個錐形帶輪上,帶輪的外徑大小靠油壓大小進行無級的變化。起步時,主動帶輪直徑變為最大直徑,而被動帶輪變為最小,實現較高的傳動比。隨著車速的增加和各個傳感器信號的變化,電腦控制系統控制兩個帶輪的控制油壓,最終改變帶輪直徑的連續變化,從而在整個變速過程中達到無級變速。
CVT最大的特點是無級控制輸出的速比,在行駛中達到行云流水的感覺,從而沒有了換擋的感覺。乘員感覺不到換擋沖擊,動力銜接連貫。這樣CVT在行駛時增加了舒適性,加速也會比一般的自動變速器快。由于行駛中減少了轉速的不必要波動,對省油也大有好處。所以飛度的CVT車型的油耗基本上與其手動擋車型相差無幾,甚至還要少一些。
飛度的CVT無級變速器是專門為小型車設計的,屬于新一代鋼帶無級自動變速器,可允許兩個帶輪之間進行高扭矩傳遞,運轉平穩、傳動效率高,是小型車里較好的。飛度的CVT變速器還帶有S擋(運動模式),既追求流暢感、低油耗,又不乏駕駛樂趣。CVT沒有了自動變速器的換擋沖擊,駕駛時的感覺非常流暢,由于變速比和手動擋不同,以100 km/h時速巡航時發動機轉速只有2 000 r/min左右,車內顯得格外安靜,狠踩油門踏板時由于沒了強制降擋后瞬間的沖擊力,加速感不夠直接,但實際速比的變化非常快捷,發動機轉速迅速升高,不間斷地推動車子向前。飛度CVT變速器并沒有傳說中的手動7擋功能,自動變速的手動模式也基本是個擺設,也就是剛開始新鮮的時候玩兩天,但是錢卻是一分都不會少花。
◆ 飛度的換擋桿設計屬于活潑型的,簡單實用,但不具備手動換擋模式。儀表板上還有相應的擋位顯示,換擋時需要用手捏住換擋桿前部下面的按鈕才可以操作。
「飛度CVT的優點」……
結構簡單,體積小,零件少,大批量生產后的成本肯定要低于當前普通自動變速器的成本。它的工作速比范圍寬,容易與發動機形成理想的匹配,從而改善燃燒過程,進而降低油耗和排放;具有較高的傳送效率,功率損失少,經濟性高。
「飛度CVT的缺點」……
當然,CVT技術也有它的弱點,比如傳動帶容易損壞,無法承受較大的載荷等等,這些技術上的難關使得它一直以來多應用在小排量、低功率的汽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