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歲末,中級車成了車市爭奪戰的制高點,中級車的成敗儼然成了不僅是今年而且關乎到明年全戰略的關鍵。
“銳志”以不同尋常的定價將市面上所有20萬到30萬的暢銷車型一一鎖定在了狙擊的視線之中。因此,說銳志是攪局者也好施壓者也罷,2005年最后一季,中國車市中級車全面激戰達到空前的激烈。
趕趟上市 新款之爭對手云集
11月26日,四川廣博、申蓉店舉行隆重儀式,為上海大眾的全新旗艦車型PASSAT領馭在川正式上市揭幕,其21.48-31.8萬元的定價讓中級車市場又添強勁對手。此次上海大眾拋棄了一貫的低調,高歌上市,顯示出欲稱霸明年中級車市的雄心。
今年第三季度始,國內中級車市場的新款之爭便愈演愈烈。9月1日,一汽豐田銳志車未上市便公布價格,讓中級車市的氣氛陡然緊張;9月10日,華晨寶馬新一代BMW 3系在上海正式發布,最低價格下探至36.5萬元;9月15日,北京現代NF御翔上市,2.0L售價19.98萬元,2.4L售價21.88萬元;9月21日,長安福特福克斯上市,價格由12.98萬到17.58萬;9月23日,全新奧迪A6L推出三款新配置車型,最低售價34.68萬元;9月26日,新馬自達6投放,兩款主力車型2.3L豪華型和2.0L豪華型分別為22.58萬元和19.98萬元。最新推出的兩款新車型——新馬62.3L旗艦型和2.0L超豪華型,其價格也分別為23.98萬元和20.98萬元;10月10日,一汽豐田宣布2.5L新皇冠開始接受預訂,售價為29.8萬元;10月25日,國產全新奧迪A4正式上市,其中1.8T手動擋基本型的價格僅為27.54萬元;10月26日,一汽豐田銳志正式上市,久違的加價現象又出現;11月11日,上海通用的兩款別克旗艦系列新車型——別克榮御3.6升“豪華運動版”和別克榮御 2.8升“舒適版”宣布接受預訂,售價分別為49.8萬元和36.8萬元。而12月7日,新寶馬320i宣布售價僅33.8萬,蒙迪歐近日最低價已跌到16.6萬。再加上年底或明年年初即將上市的一汽豐田普銳斯、北京奔馳E280、新君威、馬自達3及奇瑞A520等車型,中級車市場群雄拼殺已然白熱化。
據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統計顯示,2005年上半年,中級車同比增長為32.83%,遠遠超過平均增長水平14.05%,去年全年中級車銷量為38萬輛,而今年上半年便達53萬多輛;中級車的市場占有率也從去年的34.8%增長到現在的37.07%。不難看出,繼經濟型車后,中級車成為新一輪市場寵愛的焦點。
爭相跳水 年末中級車降字當頭
以銳志公布價格為標志,不少老款中級車連鎖降價,其幅度也由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
8月8日,上海大眾率先對旗下多款車型進行優惠促銷,其中僅帕薩特的降幅便為1.59萬-4.6萬元。9月22日,上海大眾再次發威,在成都震撼性地推出了國際車展特價和團購價格優惠,其中帕薩特2.0L自動擋最高優惠1.92萬元。11月5日,長安福特將蒙迪歐2.5V6旗艦型的市場指導價,下調至23.68萬元,比剛上市時的價格大幅降低了3.3萬元。11月21日,一汽-大眾宣布,對現有上一代奧迪A4的主力車型2.4自動檔6款車型優惠5萬元。11月23日NF御翔降價9000 ,12月8日,雅閣降價降幅達23000元。
另外由廠家暗中支持經銷商對汽車價格進行的大幅讓利,在眼下的中級車市場更是比比皆是。廣本雅閣、上海通用君威、雪佛蘭景程、北京現代御翔,甚至包括前段時間需要排隊等車的天籟、花冠等緊俏車型,在各經銷商處,只要下手也均會得到不同幅度的購車優惠。
業界人士預計,中級車市場一場真刀真槍的價格大戰春節前即會到高潮。
上挺下壓外擠 廠商看好中級車市
在經濟型轎車利潤漸趨透明的情況下,中級車市場正在成為最具“錢”途的市場,用李書福的話來說,造大車和造小車成本相差并不大,但賣一輛3萬塊錢的車和賣一輛30萬的車利潤卻是天壤之別。因此,不少汽車廠家今年紛紛開始把業務重點轉向中高級車,均不約而同地將中級車作為主打車型,此舉在無形中進一步加劇了中級車市競爭的慘烈。
除了寶馬,奧迪等高檔車型搶占中檔車市場一些以生產經濟型轎車為主的生產廠家也開始向中級車市場挺進,如東風悅達起亞推出遠艦和賽拉圖、福萊爾上市F3、奇瑞在已有東方之子的情況下,又將推出A520。就連一向以超低價格為殺手锏的吉利汽車,也在日前公開表示要向中高檔車進軍。
目前成都車市,二次購車和換新車的消費者比重正越來越大,其購車的首要因素便是在配置與性能上的升級換代,這是支撐著中級車市場增長的主要原因。從本報每周刊出的“成都新車上牌榜”也可以看出,汽車市場份額分配已處于重新調整中,經濟型車原本占據著30%以上的市場比重,如今有下降趨勢,而中級車市場比重則由原來的30%增長到40%左右。一切數據均表明,中級車已經成為國內市場消費的主流。
業內人士普遍預計,由于面臨高端廠商和低端廠商的雙重擠壓,未來中級車市場的震動將更加頻繁。同時,隨著明年我國加入世貿保護期的結束,進口車關稅將下調至25%,汽車零部件關稅也將下調到10%,跨國汽車廠商很可能會因勢調整經營戰略,中級車市場無疑將成為進口車沖擊的最大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