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史書常提及兵家必爭之地,進可攻退可守,此話用于中級車毫不為過。正因為如此,全球中級車一直是市場的寵兒,利潤空間也著實不小,讓大批的品牌集團把戰略車型都定位在中級車上。現代雅尊、威達Vectra2.2、思域、凱美瑞、速騰、凱旋、馬3、新蒙迪歐、新雅閣、新馬6、新天籟、君越等中級車型紛至沓來,成為今年車市最耀眼的一道風景線。有關專家預測:2006年是中級車最扎堆的一年,將有44款國產新車上市(不包括改款車型),其中10萬元以下12款、20萬元以下12款、30萬元以下8款、30萬元以上6款。可見,10萬元以上的中級車已成為今年車市的絕對主力。伴隨著一款款新車相繼上市,06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已卷起一陣陣“中級車颶風”。
中庸
———汽車消費心理的重建
消費心理決定消費取向。中庸是國人的一個重要價值觀,一直深刻影響著國人的思想和行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庸就是不要太偏激,不要走極端,不要不及,也不要過頭,目的是要平衡、和諧。這種價值觀反映在消費行為中,就是強調與人看齊,強調與社會保持一致的重要性,強調主流。在具備一定購買能力的前提下,理性選擇適合車型,既不求張揚,也不顯寒酸,尋找高端與低端之間的平衡點,這也是中級車一路暢銷的最大賣點。數據統計顯示,近幾年國內中級車市場增長迅速,2002年市場銷量僅為27萬輛,2003年躍升至48萬輛,2004年高達68萬輛,而2005年國內的中級車市場已接近100萬輛,約占整個乘用車市場的三分之一。這也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試圖在豪華車與經濟車之間挑選自己所喜愛的車型,擺脫重面子或重經濟的極端消費心理,在二者區間尋找自己理想坐駕的直接體現。
中產
———汽車消費階層的興起
經濟結構的調整,第三產業規模的擴大,市場化程度的提高,經濟持續穩固的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直接推動了中國中產階層的出現、成長和壯大。《中國中產階層調查》顯示:中國中產階層在社會中所占的比例為11.9%,并有逐年擴大的趨勢。在消費上,新興中產階層最突出之處就在于對生活資料領域的重視,車與房成為其中最為熱門的消費點。他們正日益成長為汽車消費市場的主體。汽車消費是中產階層的硬性門檻。調查顯示,一般私人購車的價位為3萬~8萬元,中產階層在選車時的價位是10萬~30萬元之間;汽車品牌對一般私人購車的影響為58.2%,對中產階層的影響為85.9%;另外,一般的私人購車88.6%的用途是私用或家用,而93.5%中產階層的車要兼顧商務用途。如此來看,中級車似乎是為他們所量身定做,切切實實地滿足了這一階層的需求。中產階層的壯大,直接推動了中級車市場的火爆局面。
———汽車自身性能的提升
中檔轎車,是目前國內私人購車的主流。一方面,中級車的價格經過幾番降價已趨于合理。對于中產家庭而言已經不是一筆太大的天文數字。另一方面,對于中國的大多數家庭來說,第一輛車的意義是商務和家庭的綜合體,既要節能高效又要體體面面。不可否認,如今的中級轎車擁有著越來越高的性價比。
從目前來看,中級轎車的尺寸、性能、配置和品質工藝都比經濟性轎車完善了很多,基本可以滿足車主們在用途、外觀以及檔次上的多種要求,并且在一定時間內不會輕易讓車主們因為不夠用而不得不換車。中級轎車相對而言較為保值。“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優勢,使得中級車牢牢地占據著乘用車主要市場。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新消費稅的出臺對中級車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對豪華車和SUV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這從另一層面上講也促進了中級車市場的繁榮。在經歷了高檔車、經濟型車的風光之后,中級車作為步入家庭的生力軍,擔負著振興06年車市的重任。06年,無疑已成為中級車“主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