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工業發達的今天,汽車的安全性卻無可避免的威脅到作為弱勢群體的兒童。據統計,在歐洲,交通事故中傷亡的后排乘員有30%是不到10歲的兒童。歐洲每年大約有6萬兒童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而釀成這些安全事故的通常都是因為安全系統不合適或根本沒有配套安全系統,
在中國,對兒童的乘車安全問題更是投入的關注度遠遠不夠,中國因交通意外而失去寶貴生命的十萬受害人群是“世界之最”!這個數目已十分觸目驚心,但是,相關兒童傷亡的數據統計和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更是相當缺失,這顯示出我國對兒童乘車安全的漠視。
統計顯示,有八成以上的消費者沒有正確的兒童乘坐安全保護意識,甚至有五成以上的消費者表示其帶孩子駕車外出時會把孩子安排在最危險的副駕駛座上。新浪的網上調查也非常令人震驚——很多中國年輕的父母他們并不知道關于兒童安全方面的很多知識!專家表示,當前家長對兒童乘車安全的認識還處在萌芽狀況。
不僅是車主們缺乏基本的兒童安全知識,國內的汽車生產企業也普遍匱乏公民的社會責任感。業內人士指責,國內車企缺乏公益眼光,對兒童安全的漠視,在關系千家萬戶的兒童交通安全方面,主流車廠的營銷部門似乎“無暇顧及”。該人士舉例,某知名汽車品牌的廣告片中,讓七八歲的小男孩坐在后排座椅上,從脖子到胯下系上了安全帶,但是,這種做法若出現交通意外時將是致命的,小孩子會被按成人設計的安全帶勒頸部造成窒息或造成二次傷害!
顯然,在中國尚缺乏基本的兒童乘車安全的理念,而普及、傳遞兒童安全理念是企業責無旁貸的義務。從這個意義上講,上海大眾的兒童交通安全網站、Volvo兒童安全研討會、寶馬兒童交通安全培訓既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也使得這些汽車生產企業成為國內兒童安全理念的布道者。
事實上,據歐洲統計,22%的案例中,如果有合適的防護系統,重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例如目前,在歐洲和美國等許多國家,以法律的形式強制要求,銷售的新車必須具有ISOFIX錨固點。而目前在我國,大多數車型的兒童安全裝備僅限于兒童安全鎖和兒童安全座椅的裝置,極少有裝配ISOFIX錨固點。
所謂,ISOFIX系統在兒童座椅和汽車之間提供了一個標準化界面,在靠背和座墊的結合處有兩個錨固點,面朝前的座椅還有一個“防傾斜”錨固點。這套標準的固定系統非常有必要,因為只有將兒童座椅或增高器牢固地固定在座位上,它才能提供有效保護。
從下表可以看出,裝配ISOFIX錨固點的惟獨有volvo進口車和上海大眾的途安。途安的第二排兩個靠外的座椅預留了符合ISOFIX標準的兒童安全座椅安裝位置,這種裝備在目前的國產汽車上非常罕見的。隨著國內交通安全意識的普遍提高,對兒童安全座椅的需求會日益上升,上海大眾這種做法無疑很具有前瞻性。
國內10款車型的兒童安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