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黃金周恰逢傳統中秋佳節,每個人都喜氣洋洋,家家也都歡聲笑語,車商也都看準了這個大好時機,鉚足了勁迎接消費的高潮。記者近日在北京多家車市和4S店采訪中了解到,現在各個品牌的現車數量都比較充足,這種一反常態的表現也說明車商們全殲黃金周購買力的決心。可是作為消費者,是否要在十一黃金周買車,買輛什么樣的車適合自己,則是個需要反復考量的問題。
倒計時·買車方案
出場人物:劉女士
職業:律師事務所職員
月薪:6000元
積蓄:20多萬元
愿望:想買甲殼蟲
分析 她患了典型的“購車狂妄癥”
劉女士是個有著5年工作經驗的律師事務所職員,也算是稍有積蓄,想在今年十一買輛車,可是總拿不準主意,于是記者為她當了回參謀,仔細算了算這筆買車賬。
劉女士現在月薪6000元,積蓄有20多萬元,這兩個數據也就為她購車基本劃定了選擇區間,可是劉女士反復告訴記者,自己十分想購買一款甲殼蟲轎車,為了這個目標,她才一直繃著沒有買車,而是把積蓄攢到20多萬元才要出手,她告訴記者:“年初甲殼蟲降到20萬元的時候就想買,但那時錢還不夠,所以就拖到現在了。”以記者對汽車消費的深入了解,劉女士是典型的“購車狂妄癥”患者,這種癥狀的具體表現就是,為了某款癡迷的轎車竭盡所有,而不計后果。拿劉女士為例,如果她以現在的市價購買了甲殼蟲,那她的積蓄將全部耗盡,加上新車購置稅、保險等相關費用,劉女士搞不好還有“傾家蕩產”的危險。
建議 購買13萬元左右車較合適
記者建議她用13萬左右的價錢購買一輛中級車,備選車型有標致307、騏達、寶來,而且都是自動擋,劉女士在逛完一圈車市后,對騏達的兩廂車不能接受、對寶來自動擋的高價格表示不考慮,最后把目標選在06款的標致307上。劉女士對記者說:“我坐在騏達車里,你在車前用手指摁一下大燈,我就能感覺到震動,所以買兩廂車還是不放心。”可見,對兩廂車的偏見在大眾消費者中還是根深蒂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