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汽車消費調查白皮書》第一期調查結果分析中,我們較為清晰地看到了中原汽車潛在的巨大需求力。緊隨上期話題,本期我們將從這幾千份讀者調查問卷中,進一步進行梳理,研究廣大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尤其是伴隨著國內車市近幾年的高速發展,車市中車型、品牌可選擇度越來越大,面對琳瑯滿目的車型,消費者會做出怎樣的購車選擇?
國產車or進口車 近七成消費者考慮國產車
調查數據1:在回答“你購車時會考慮國產車還是進口車”這一問題時,68.5%的消費者表示會先考慮國產車,16.3%的消費者考慮進口車,另有15.2%的消費者表示不能確定。
記者采訪:記者隨機抽取了幾份調查問卷,并對填寫這些調查問卷的讀者進行了采訪。“現在國產車啥樣的都有,價格也比進口車便宜,當然還是買國產車好。”在某政府機關工作的雷先生說。家在新鄭的王先生也表示,國產車現在的售后服務網點越來越多,買完車后維修、保養都挺方便,用著就更放心了。而自己開外貿公司的崔先生則認為,“開進口車更能顯出身份與地位,尤其是跟客戶談業務時,開什么樣的車,別人就能從車上看出公司的實力。更重要的是,我還是認為進口車的質量好,在工藝水平與技術含量上仍要比國產車高出一大截。”
記者點評:從調查結果看,國產車在消費者心目中正逐漸占據相當的優勢。究其原因,正如采訪中幾位消費者所言,國產車型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可選擇度越來越大。綜觀國內車市,從幾萬元的經濟型車到幾十萬元的中高檔車,幾乎各個細分市場都有幾十款車型可供選擇,而且,伴隨著國內車市競爭的加劇,國產車的價位不斷走低,也讓更多普通消費者能夠買得起車。憑借綜合優勢,國產車受到更多普通消費者喜愛也是常理。
在2006年汽車進口關稅下調到最低點之前,人們曾擔心進口車“大批入境”會沖擊國產車市場,但現在看來,進口車數量雖有所增長,但并未沖擊國產車市場,相反正有越來越多中國市場暢銷的進口車在實現國產化。
調查數據2:在回答“如果讓你選一款進口車,你首先會考慮什么品牌”這一問題時,21.6%的消費者選擇了寶馬,20.5%的消費者選擇了德國大眾,17.0%的消費者對奔馳比較中意。而現代、凌志、斯柯達、沃爾沃、起亞、凱迪拉克等品牌,消費者選擇比率基本持平,但都相對偏低。
記者采訪:接受采訪時,一位姓劉的私企經理告訴記者,買一輛自己喜歡的進口車是他多年的夙愿,“小時候就經常聽人說'開寶馬坐奔馳',現在終于有能力買這些名車了,當然希望能先買輛奔馳車開開,也算是圓一下夢想吧。”而家在鄭州市的何先生則表示,他比較喜歡沃爾沃,“我這個人不喜歡張揚,沃爾沃的車相對都比較內斂,而且安全性能也比較顯著,對于我更適合。”
記者點評:從調查結果來看,在進口車的品牌中,消費者對于在中原市場“揚名已久”的奔馳、寶馬、德國大眾等品牌認知度較高,而近些年才進入中原豪華車市場的沃爾沃、凱迪拉克、現代、起亞、斯柯達等因為進入中原市場時間較晚等原因,品牌認知度相對較低。但這也預示著,中原豪華車市場的激戰還在后面,“鹿死誰手”尚不得而知。
新車or二手車 九成消費者更愿買新車
調查數據3:對“你打算購買新車還是二手車”的調查結果顯示,91.2%的消費者打算購買新車,準備購買二手車者占4.4%,另有4.4%的消費者未確定購買新車還是二手車。
記者采訪:家在二七區的鄭先生告訴記者,他原本打算買輛二手車先開著,“一來省錢,二則用二手車練手,碰著磕著也不會很心疼。”但他去二手車市場逛了很多次,都沒有找到稱心的車。他說,“二手車市場不太透明,尤其是二手車的價格、車況很難捉摸,對于不懂車的我來說,越看心里就越沒譜。”的確,正如鄭先生所言,不少消費者不愿意買二手車,最擔心的就是怕上當受騙。
“我有個朋友在二手車市場買了輛車,但沒開多久就出現了很多問題,后來到維修廠仔細檢查后,發現竟然是輛事故車,再去找當初賣車的人時,人家早沒影了。”在某銀行任職的李小姐說,新車雖然貴些,但花錢買個放心吧。
記者點評:消費者鐘情于新車,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導致消費者抵觸情緒心理的主要原因是二手車信譽低,買方怕上當受騙。在很多消費者心中,二手車市場存在著以次充好、魚目混珠、無售后服務、出了問題沒人管、辦理手續繁雜等問題,正因為買一輛舊車如此勞心費神,當然讓許多潛在購車者望而卻步。
應該說,二手車相對價位比較低,對于消費者來說是更為經濟實惠的選擇。而且按照國外的行業規律,二手車的交易量一般是新車交易量的3~4倍,如此計算下來,國內二手車交易的數量將非常驚人。
但是,正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要改變消費者的購車觀念,首先需要二手車市場規范起來,保證消費者買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