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車型日益增多、消費者的選擇空間越來越大的市場轉型期,消費者在想什么?他們想買什么樣的車?什么樣的服務才能讓他們滿意?這一系列的問題是汽車廠商想知道卻又很難知道的問題。本報主辦的“2003汽車消費傾向調查”正是想回答這樣一些問題。希望通過這個調查讓汽車制造商、經銷商、市場管理部門能夠更清晰、更真切地了解消費者的需求。
這次調查歷時一個月,數以萬計的熱心讀者通過書信、電郵、傳真方式參與此次活動。為了方便統計和節省時間,隨機從2萬多封來信來郵中選取了1122份有效問卷作調查分析。以下是整體統計結果。
此次調查共收到了2萬多份有效問卷,我們從中抽出1122份問卷。從問卷的統計結果來看,覆蓋范圍還是相當廣泛的。其中廣州的消費者比例為44%,深圳與東莞的比例均為13%,佛山的比例為9.5%,接下來依次是惠州、珠海和順德。珠三角經濟發展較快、人均消費水平較高的城市均有不同數量的消費者參加了此次調查,基本上可以代表整個廣東市場上消費者的購車心態。
廣東汽車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世界各地汽車發展的水平與人均消費是密切相關的。一些調查公司對很多發達國家的汽車發展進行研究后發現,當一個地區的人均年收入達到5000美元時,汽車消費將進入成長期,當人均年收入水平達到10000美元時,汽車消費將進入高速增長期,人均年收入達到15000美元以上時,汽車將全面進入家庭,并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我國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較低,但我們在此次調查中發現,廣東地區的人均收入水平遠高于全國的平均水準。調查結果表明,月收入水平在3000元以下的占總調查人數的13.94%,3000--5000元的占43.07%,5000-8000元的占23.39%,8000-10000元的占10.9%,10000元以上的占8.7%,其中月收入在3000-8000元區間的在總的調查比例中占到67%的比例,成為調查的主體。這些人群的特點是普遍擁有較好的工作及比較穩定的收入。
購車一族出現“年輕化”趨勢
我們在調查中還特別將有車人群與無車人群做了劃分,在1122名被調查者中,有車者的人數為232名,占20.6%的比例,無車人群為890名,占79.4%。由此可以看出,盡管汽車在廣東的擁有量比較高,珠三角的個別城市的戶均擁有量甚至超過了20%以上,但在真正關注汽車的人群之中,仍有80%的消費者依然在圓轎車夢,而這對任何汽車制造商來說,都是一筆掘之不盡的寶庫。
去年到今年,家用轎車的增長比例非常快,尤其10萬元左右的經濟型轎車的迅速增長使轎車進入家庭的步伐明顯加快。而我們在長期的采訪中發現,購買10萬元左右轎車的用戶,月均收入普遍不高,多在5000元左右,但他們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家庭的負擔比較小,年紀很輕,對汽車有很強的擁有欲望,這些人群顯然是汽車廠商以及汽車銷售商爭取的重點。
調查結果也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在關于年齡一項的調查中,22歲以下的有144名,占12.8%,22-30歲的有514名,占45.8%,30-45歲的有425名,占37.9%,45歲以上的有39名,占3.5%。其中22歲到45歲的被調查者在整個基數中占到83.7%,這些人群顯然是購車的主導力量。男性對汽車的需求要遠高于女性人群,在調查中發現,男性讀者為1020名,占91%的比例,女性讀者為102名,占9%的比例。這當然并不能說明買車的消費者男性可以占到這么大的比例,但男性比女性對汽車的興趣強烈、關注度更高卻是不爭的事實。
購車族知識化傾向明顯
高學歷人群顯然是購車的主體,雖然我們不時可以看到珠三角的農民花幾百萬買進口車的報道,但對于整個市場來說,畢竟只是鳳毛麟角,真正具備購買能力、而且對汽車認知度較高的依然是具有較高學歷的年輕人。
調查中發現,具有大專學歷的讀者占到30.12%,大學本科學歷及以上的比例為20%,中專學歷占13.1%,高中學歷占25%,初中學歷占7%。其中中專及本科學歷及以上的占到50%以上。
網友評論:
察看評論詳細內容我要發表評論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