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經濟型車,自然要用最經濟的付出換取最大的享受。換句話說,要想讓經濟型轎車真正“經濟”起來,使用成本也必須精打細算。近日,記者對全國10大城市的車險市場進行了一項價格調查,相信這個調查對消費者購買經濟型轎車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據保險公司介紹,由于國內眾多經濟型轎車的出險率參差不齊,且零配件價格差別也比較大,因此保險公司在投保方面都比較謹慎。對于那些出險率和零配件價格均比較高的車型,不得不在車輛損失險等險種上采取上調10%-20%保費等措施,有的保險公司甚至對出險率太高的車型直接拒保。相反,那些質量穩定、零配件價格比較低的車型,卻能在保費上得到優惠,從而出現實際保費竟然小于理想保費的良好情況。
為了更好地做出比較,記者選擇了夏利N3 1.0L三廂、吉利優利歐亮景1.3L、奇瑞QQ1.1L時尚型以及羚羊OK手動標準型這四款主流經濟型轎車,咨詢了中保、平安、太平洋、華泰等國內知名保險公司,選擇的車險種類有:車輛損失險(全險)、第三者責任險、全車盜搶、車上人員責任險、玻璃單獨破碎險、基本險不計免賠和不計免賠額等7個常用險種。下面的表格則是在綜合北京各大保險公司保費基礎上得出的平均數。從中可以看到,實際保費和理想保費(假設沒有車型、質量、配件價格等方面的差距,僅有車價的不同)出入不小,尤其是對于經濟型轎車本身5萬元左右的價格而言,這樣大的差別就更引人注目了。
據保險公司業務員稱,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差別,原因主要在于車輛損失險這一項。在這一項里該保險公司對吉利、奇瑞這兩款車都增加了15%的保費。其實,每一家保險公司都會針對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車型給出一個保費系數,正常情況下的保費系數是1。但如果車型的出險率比較高,保險公司對其質量不放心,或認為其配件太貴,那么其保費系數將大于1;如果產品質量和配件價格比較符合保險公司的標準,保險公司則會給予一定的優惠,其保費系數將小于1。
除了提醒消費者要特別注意車保限制的因素外,我們走訪的保險專家還給出了一些建議。目前,車主面對多條基本險和附加險,經常感到迷惑。消費者常常會在選擇車型上花費大量的時間,而到了上保險的環節,卻往往根據代理人的推薦就買了。這樣的結果要么是保障不足,要么是浪費保費。為了把錢真正用在刀刃上,消費者應該在閱讀保險條款時,仔細研究其保障范圍、除外責任,根據實際保障范圍和最終保險公司的價格做出多方面的比較,最后選出最能滿足車主要求的車型以及相關的保險公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