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秋老虎”的天氣,車市也在逐漸回暖中,8月轎車12.69%的環比增幅讓不少廠商信心倍增。然而在每月的產銷統計數據表中,也有一些車型每月銷量徘徊在幾百輛,同比銷量持續出現負增長,和國內汽車行業的持續增長背道而馳。這些曾經的新車型為什么會在推出幾年后就開始漸漸淡出車市,或許在層出不窮的新車型之外更值得去關注。
2004 年,陽光在日本停產,停產前夕2003年7月國產陽光上市。相比進口銷售時的火爆,國產陽光上市3年來銷售一直不溫不火。2005年初小改款的新陽光上市后銷售走向下坡路,同年新陽光價格開始持續走低。今年軒逸上市后,陽光的日子更不好過,降價幅度加劇至2萬元,銷量也繼續下跌降幅同比保持在60%左右。廠家否認了停產的說法,不過月均500多輛的銷量,如果再不進行大改款就只有退市了。
★市場表現
陽光自國產以來銷售一直不溫不火。自2005年推出05款陽光以來其銷量開始大幅下跌。今年7月銷量最低時僅有191輛,在銷量最多時的1月份則銷售了997輛,月銷售最高降幅達72%。廠家顯然也根據市場調整了產量,基本月產量都控制在低于平均銷售的水平,但就是這樣陽光每月的庫存仍保持在千輛以上。
國產陽光的價格一直不太穩定,上市一年后陽光在二級經銷商處就開始降價1.5萬元銷售。新陽光上市后重新調整了價格區間由17萬~19萬元下降到14萬~18萬元,但銷量仍然不盡如人意,去年11月中旬開始,新陽光再次降價5000~8000元。之后價格持續走低,今年軒逸上市前夕,陽光再度降價1萬~2萬元。
★原因分析
老車型老技術,加上改款失敗,陽光注定在市場日趨細分化的中級車市場上走得艱辛。陽光的定位是一款家庭轎車,只是在國產化過程中添加了一些豪華的裝飾和配置,上市時定價在17萬~19萬元區間。豪華的配置和較高的價格,只能讓家庭用戶望而卻步,要想向商務市場發展又有出自同門的藍鳥在前。之后小改款的新陽光面市,又只在外形上下工夫。受制于動力系統老舊等問題,新陽光無法博得日漸成熟的中國消費者好感。
★前景展望
有消息稱陽光將于2007年退出中國市場,并由在日本以及北美市場銷售的陽光替代車型Sentra取代。但廠家一再否認此消息,不排除廠家可能會延續新藍鳥軒逸的模式,推出重新定位的替代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