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個屁股!雪鐵龍C4能得天下?原創
編輯按:2008年6月28日,東風雪鐵龍國產C4正式亮相,并公布車型的中文名為世嘉(C-QUATRE)。新車共有2種動力總成(1.6L和2.0L)、3個裝備級別(時尚型、舒適型、豪華型)。新車將在7月28日公布預售價格并開始接受預定,9月2日式上市。
從目前來看,雪鐵龍對C4是非常重視的,連上市步伐都分拆成了幾個重要的程序。環環相扣,意圖最大限度的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在C4上市前,扎根中國近20年的東風雪鐵龍已經推出了富康、愛麗舍、賽納、C2以及凱旋和畢加索。作為老牌的合資汽車廠商,最先推出的富康車型在中國大地已經被列為老三樣代表之一,至今在保有量和銷售量方面仍然讓人矚目。這個成績,作為兩廂轎車來說,非常難得。這也讓東風雪鐵龍萌生了再度引進兩廂車型的初衷。
一、C4的歷史與中國情結
其實稍稍了解中國汽車發展的人們都知道,C4并不算一款全新的車型。最少他的形象和另一款姊妹轎車密不可,即東風雪鐵龍旗下的主力高端緊湊凱旋。實際上凱旋就是最早中國化的C4車型。和C4相比,除了外觀有些配置略微不同外,最大的特色就是凱旋增加了一個“大屁股”,從而在4802MM的車長表現下,凱旋無形比C4多出了一個可以容納513容積的尾箱。
好端端的原型車不用,硬要增添一個屁股,似乎很多媒體以及時尚人士對此捶胸頓腳。紛紛批評中國的消費者不夠前衛意識,沒有跟上世界特別是歐美主流。其實筆者認為,三廂車之所以在中國受歡迎,除了外觀更大氣豪華之外,更重要的特色就是大多數中國汽車消費家庭目前尚還不能置辦兩部車型。這是和歐美發達國家最大的區別。如果花10萬以上,只是買個兩廂,購車者幾個血緣家庭外出什么的都不方便。無疑會讓兩廂車型在國內消費者最需求的實用方面打了折扣。
我們不能一味的指責消費者不夠前衛,要看國情更要看收入水平等現實條件。在相當購車價格,相同的養路費、過路費以及保險和稅收的前提下,消費者買三廂自然比兩廂劃算。傾向于何種車型大家就一目了然了。富康的成功可以說東風雪鐵龍邁出了極其重要的一步,這是一個奇跡。但富康主要的消費除了私人用戶外,還有出租以及駕校等公共行業。這說明,富康并不是一味的能夠依靠兩廂車型定位來取勝,在公共用車行業的帶動下,富康獲得了不少個人用戶的認同,但并不代表就不需要三廂車型。要不東風雪鐵龍也不會推出富康988了。這是一款在富康基礎上加了屁股的三廂車,最后演變成了愛麗舍和新愛麗舍車型。
相似的例子還有,雪鐵龍和標致品牌同屬于法國PSA集團。因此兩家生產的部分車型都是在同一個平臺上研發的,在產品定位上雪鐵龍的產品要低于標致產品,這一點從標致206和雪鐵龍C2的廠家定價就可以看出。雪鐵龍C4和兩廂標致307就是在同一平臺上開發的兩款車型。而兩廂標致307最早進入國內時,也是增加了大屁股的,甚至標致307的屁股比同平臺生產的凱旋更大,達到了620升的超大容積程度。
三廂版本的C4車型凱旋一上市,就頂替了外觀中庸且價位過高的賽納。加之MPV車型的畢加索始終無法走入國內市場主流。所以凱旋對于東風雪鐵龍來說相當重要。已經成為其中型市場的旗艦。所以東風雪鐵龍一直沒有引入C4國產車型也是情理之中。如果三廂版本的路都走不好的話,那么去掉大屁股的車型又能夠走多遠?
市場誰也說不好,就是包括老牌汽車生產企業的智囊團也無法提供絕對的保證,盡管他們有足夠的經驗與大量市場數據反饋。所以路還得一步步走。跑慢了的確有可能失去先機,但跑快了摔跤更得不償失。同屬于PSA集團的標致307在東風標致引入之后,三廂車型取得了較好的戰績,所以標致307在成功奠定基礎后也緊鑼密鼓的推出了兩廂標致307,目前市場表現來看,誰讓不如三廂標致307,但最少多了一個產品競爭。討好了那些不喜歡標致307大屁股的國內消費者們。
既然有了前車領路,同平臺的雪鐵龍C4自然不用猶抱琵岜半遮面了。凱旋雖然算不上很成功的三廂車型,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兩廂的C4最少不用和標致307兩廂一樣生活在“大屁股”們的陰影里。和同一車型的不同版本競爭搶市場,雖然可以增加自身競爭力,但親兄弟明算賬后的得失卻是外人難以體會的。2008年的下半年,新車井噴式集中發布已經告一段落。C4搶在此時發布上市消息,但沒有制訂價格,更沒有車型到店。可見用心良苦。既要趕上6月的熱鬧新車發布的大潮流,又要進一步抓緊C4新車的上市安排。不至于讓消費者熱情迅速冷卻。
二、少了屁股,C4到底有何吸引?
在東風雪鐵龍正式下決心引進C4之前,在進口車市場,其實我們還是能夠看見C4的身影。 不過和現在的國產版本不同,進口的雪鐵龍C4是比較另類的兩門版,其擁有非常獨特的造型,但是進口后昂貴的價格,和兩門的前衛設計使其成為一款十分小眾的車型。對于兩廂車,國人還是偏好便于家人和朋友乘坐的五門版車型,因此針對市場的需要,東風雪鐵龍引進C4就顯得順其自然。
C4作為凱旋的原型車,兩者相似點比較多。首先出于對高品質安全的注重和追求,國產C4采用 “太空艙”安全設計,擁有整體式高強度吸能車身結構,所有的車身覆蓋件為鍍鋅高強度鋼板,并通過塑鋼吸能翼子板等多處碰撞吸能裝置和加強梁等設計使整車形成環形網狀保護,輔之前、側雙安全氣囊的裝備使駕乘人員仿佛置身于一個堅固而又多重保護的“艙體”中安全而又安心。出于同樣的安全設計,在NCAP碰撞中雪鐵龍C4榮獲了五星評定和35分(滿分37分)高分。法國車屬于歐州車系,比較注重安全,這一點在凱旋和C4上都可以得到體現。
另外,新車圓潤飽滿的流線型車身設計使得其風阻系數達到了0.31,在擁有良好造型風格的同時,不僅保證了駕乘的舒適感,更有效降低車輛行駛時的風噪,并且降低燃油消耗和有害氣體的排放。國產C4世嘉前臉的造型經過了重新的修飾,鍍鉻的雙人字標志更加醒目。 相比原來的C4車型,世嘉的尾部線條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新車采用了將制動燈、位置燈、轉向信號燈、倒車燈、霧燈集合在一起的立體造型多功能尾燈設計。
更重要的是,國產C4世嘉車輛前端上下部分設有碰撞吸能件和塑鋼翼子板,在發生嚴重碰撞時,圓弧型車頭首先接觸到行人的小腿,將行人挑起倒向發動機罩,通過有效的緩沖和吸能保護被撞行人避免軋傷。而在NCAP碰撞中,C4的行人碰撞測試的表現非常出色,獲得三星評價(最高四星)。在行人安全保護方面,國產的C4顯然領先對手們,在中國復雜的國情道路下,這一點顯得尤為難得。
東風雪鐵龍國產C4裝備了最新BOSCH 8.1版本的ABS(剎車防抱死系統)+EBD,與其它版本相比 ,系統循環時間減小到5毫秒,每秒鐘可實現200次剎車,反應更迅速,更有效避免追尾事故的發生,尤其是保證了車輛在高速行駛中的制動安全。同時緊急制動助力裝置AFU,可以在緊急制動發生時助你一剎之力,優化制動效果。和凱旋一樣,C4的中高配車型也將采用ESP車身動態穩定系統。 ESP對彎道或緊急避讓中出現側滑和甩尾特別敏感,能夠迅速識別出這種危險情況并且作出快速反映,精確地干預制動方式,使車輛安全地行駛在正確的軌跡上并防止車輛側滑。以前的凱旋是BOSCH 8.0版本的ABS+EBD,新愛麗舍和現款凱旋基本都會采用BOSCH 8.1版本的ABS+EBD。實際上,ABS的硬件方面改動可能不大,但軟件的確比以前版本有所提升。
動力是大家關心的焦點。之前的凱旋采用的是標致307國產的2.0升動力。而歐版的C4則采用了1.4和1.6升的發動機。新的國產C4世嘉搭載1.6升和2.0升兩種排量發動機。其中,雙頂置凸輪軸和16氣門2.0升發動機采用輕型合金制成,具有VVT可變氣門正時技術,使發動機在整個轉速范圍內都能獲得最多的沖量,兼顧發動機高轉速時的大輸出和低轉速的經濟性,最大功率達到108千瓦,4000rpm轉速時扭矩達到峰值的200牛·米,并且在2000-5000rpm的區間內保持最大扭矩的90%以上,配合Tiptronic系統的手自一體式變速箱。其實國產C4仍然沿用了標致307的發動機系列。雖然1.6升動力技術有些老套,但對于少了大屁股的C4還是能夠很好勝任。最少在價格方面,更貼近國內消費者的訴求。
至于集中控制方向盤,中置大液晶屏幕速度顯示等等,這些國產后的C4世嘉車型都和凱旋一致。雖然不是太有新鮮感受。但凱旋的設計仍然對于許多國人而言有如置身太空戰艦。
三、競爭對手誰怕誰?
除了標致206和C2以及富康以外,無論是東風標致還是東風雪鐵龍,都沒有能夠在緊湊中高端市場上可以叫囂的兩廂車型。雖然標致307兩廂已經上市,但就目前情況來看,仍然生活在標致307三廂的影子下,急需要一個同胞車型來共同作戰。正所謂高低搭配,干活不累。
吸取了賽納和畢加索的教訓,東風雪鐵龍不再一味追求發動機技術的領先。1.6升C4車型足夠在成本支配下,以價格來戰勝對手們。從而不僅能很輕松的和同級運動風格車型兩廂福克斯以及馬自達3較量。更重要的是,連騏達也不能幸免。都是1.6的車型,來自雷諾和PSA的較量正式拉開。
低端用1.6L車型較量,高端應付則是2.0L車型,福克斯,馬自達3正所謂和國產C4是“低頭得見,抬頭也得見了”。少卻了大屁股的拖累,C4的動力和操控性能本已經在凱旋上得到印證。這次則更為輕裝上陣。其勢頭的確兇悍。對于那些80后的消費者們,C4的原汁原味更讓人有駕馭的沖動。而空間方面,除了少了大容積尾箱外,C4在舒適乘坐表現比對手們更強大。而且行李箱容積也有385升。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凱旋就得出結論。別看福克斯的車身數據不錯,但底盤和車門太厚重,結果導致內部空間并不寬松。而馬自達3也差不多,后排幾乎都不能很好坐下三人。騏達倒是空間不錯,但和C4相比,仍然只能說小巫見大巫了。畢竟人家費盡腦門也只是節省空間,而不能在有限的車身尺寸下拓展空間。
編輯結語:作為凱旋的原型車,國產后的C4擁有原汁原味的特點。同時又保留了空間、動力方面的綜合優勢。這一點對于購車理念日益更新的國人而言,正是恰到好處的拿捏。相對于對手們來說,C4的操控性能仍然值得我們期待,如果能夠配合不算太高的價格以及市場策略,相信C4將會帶給國內消費者耳目一新的不同感受。
-
1
速騰 12.79-17.2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秦PLUS 7.98-17.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朗逸 7.999-15.1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卡羅拉 11.68-15.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軒逸 10.86-17.4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寶來 11.29-14.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思域 12.99-18.7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榮威D6 9.98-13.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高爾夫 12.99-16.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奧迪A3 16.59-25.13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