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朗逸的成敗得失
從外形來看,朗逸屬于大氣且比較保守的類型。首先,它并沒有追隨大眾目前所流行的“大嘴”隔柵或“淚眼”設計,僅從前臉看,如果沒有大眾的標識,你甚至真的很難猜出它歸屬;而保守方面則是它比較注重大氣、有面子的視覺效果,這對快速深入人心并搶占市場來說是個不錯的方法,從中也不難理解,放棄十足的個性而穩中求勝應該就是朗逸的戰略思想。
![](http://img.pcauto.com.cn/images/pcautogallery/modle/article/8167/600/1213457999661_mthumb.jpg)
朗逸內飾整體感覺還是不錯的,純大眾風格下,銀色中控臺面板增加了不少金屬質感的硬朗感覺,而深淺搭配的顏色又充滿著一種干凈的家居風格,再配上中控臺訪木制裝飾面板,它應該更會受到中年人士的喜歡!后備箱的開啟被巧妙設計在駕駛員車門里側。可見功底不俗。值得提及的是,朗逸配置和儲物空間方面都很令人滿意并且非常值得期待,比如DVD影音系統,導航、車載通訊、座椅加熱、SD卡\USB接口\外接音頻接口等等,很多按鈕標識都會讓人一看便過目不忘。
朗逸的動力似乎不是其重點,基本繼承了明銳的1.6L和2.0L發動機。1.6L的發動機采用了POLO的機頭,雙頂置凸輪軸,最大功率77千瓦,最大扭矩155牛米,更妙的是其最大扭矩竟然只有3800轉。推動不超過1.3噸的朗逸完全沒有問題,并且比新寶來的8氣門發動機更先進,油耗也更經濟。2.0的機頭不夠先進,僅僅是8氣門單頂置凸輪軸。好在扭矩轉速峰值來得比較早。總算一定程度彌補2.0發動機最大功率不足的遺憾。降低價格同時,也和明銳有所區分。
![](http://img.pcauto.com.cn/images/pcautogallery/modle/article/8167/600/1213429606312_mthumb.jpg)
空間是朗逸改進的重點,除了寬度不如明銳外,2610MM的軸距讓其擁有了標準緊湊車之上的指標。幾乎可以媲美東風標致307。更修長更大氣是朗逸要表達的重點,也是贏得消費者青睞的重點。這方面,朗逸改變很徹底。也是聰明的做法。
郎逸和新寶來并沒有采用較為先進的PQ35平臺生產,而是在更老的PQ34平臺上打造的,因而除了通常的麥弗遜式獨立前懸掛,它的后懸掛仍然采用的是結構簡單的扭力梁非獨立懸掛。這無疑會讓彎道側傾變得明顯,同時舒適性不及后輪獨立懸掛。不過對于后排空間的貢獻,非獨立懸掛要比獨立懸掛更強。這也在悅動和卡羅拉車型上得到了印證。
編輯結語:難兄難弟們的故事還只是剛剛開頭,盡管新寶來和朗逸的關注熱度很高,但他們的前景仍然堪憂,遠了不說,就看朗逸的定價,就知道市場和消費者對上海大眾充滿了太多失望情緒。在這種前提下,新寶來的加入,勢必因為利益關系而無法做到比朗逸更具有性價比。大眾品牌就好比一根繩子,一頭拴著北大眾的新寶來,一頭又捆住了南大眾的朗逸。結果兩個似乎相對獨立的車型變成了真正的難兄難弟。最關鍵的是,普通消費者大眾情結恐怕讓大眾品牌多少年以來已經養成了自戀的習慣。在一時半會不能克服的前提下,恐怕苦了的還不僅僅只是新寶來和朗逸這一對難兄難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