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自主品牌已經開始逐漸變得成熟和發展壯大,慢慢的占據了車展上相當一部分的消費群體、媒體以及汽車行業的關注視野。對于這些國產自主品牌推出的概念車型,目前仍然爭議很大,雖然這些自主概念車早在數年前已經嶄露頭角。但如此興師動眾,如此大規模的自主概念車型的集體在2007年發布仍屬罕見。
雖然作秀的成分,在一些低端技術力量不強的自主品牌概念運上作仍然存在。但實際上,不少廠商心理也清楚,作秀實際意義并不大。很大程度上,他們也是通過概念車的實習和探索達到自身提高。
而某些自主品牌,采用可能量產的新車當概念車炒作的做法,實際上也是為了提升旗下產品的知名度。畢竟量產在即,需要一個好的消費市場關注度,即便手法上有些偷梁換柱,但并未因此造成太多負面影響。仍屬于皆大歡喜的局面。
一、技術強勁的上汽概念車

繼成功推出榮威750之后,上汽再接再厲通過完全自主掌控全新平臺開發而成的概念車將首次亮相2007上海車展,并正式命名為“W2”,其平臺技術及整車設計理念將很快被投入量產并于年底上市。上汽在海外收購項目中獲取的技術資源,將從W2開始展現其巨大優勢。作為即將量產的一款概念車,W2無疑是上汽榮威在本屆上海車展上的最大亮點,也是本屆車展最接近消費者的一款概念車。
W2作為一款體現未來中級轎車新標準的全新概念車,設計十分前衛。從外觀設計來看,帶有明顯的歐洲特別是英國轎車的設計理念。反光鏡的設計靈感來自高爾夫3號Spoon桿頭。高腰線、窄玻璃給人動感十足,舷窗線采用上揚式處理手法,車身側面顯得非常動感,同時也非常沉穩扎實。前臉設計采用了“鷗翼”造型,飽滿且富有張力,引擎蓋設計較高,W2最眩的設計體現在其大膽創新、充滿未來科技感的內飾。3D全覆蓋的全透明IP儀表板上,中控面板采用iphone的LED觸摸屏互動方式,鎂合金構造的高強度模具使得中控臺和后椅充滿質感,并大大減輕了內飾重量。
在即將量產的車型上將著重體現動感、科技,并將應用無鑰匙點火系統、分區恒溫自動空調、GPS衛星導航、手自一體變速器、六位一體的主動安全系統、多氣囊等該級別轎車最先進的科技配備。
上汽W2概念車點評:成功收購羅孚的核心技術以后,上汽對于W2的推出,看來是得心應手,西歐特別是英國車型風格的發揚,讓上汽不僅在國內可以樹立很好的中端車型市場形象。也可以為W2在海外市場的搶灘登陸打下較好的鋪墊。和其它國內自主概念車型有差別的是,上汽不僅將W2列為新的概念車,也同時作為一種新的量產車。雖然核心技術和外觀設計仍然沒有脫離羅孚的影響。但更多前衛大膽的設計和科技配置都能和諧溶為車身一體。這一點,對于自主概念車型來說是相當的難得。最少在目前,相比很多只是在怪異外觀和大膽設想模仿上做文章的自主概念車型而言,W2無疑是一個實際運用突破和量產相結合的典范。不管前景如何,最W2少卻了不少炒作和浮躁成分,多了幾分求新但不盲目求快和日益進取的精神。
二、貼近實際的吉利概念車

相比以往,吉利的概念車更貼近生活和下一代量產設計理念。吉利金剛Ⅱ概念車是以堅實感和犀利的強勁感為創意進行設計,整體形態雖然由棱角線構成,但是在設計時盡量使這些線條與面的柔和性相匹配,演繹出了特別而又有個性的獨有形象。金剛Ⅱ概念車的前大燈設計和霧燈設計具有未來感,與其獨特的中網設計相映成趣。同時,吉利汽車將在上海車展上展出三款自己研發的概念車,據介紹,這三款車型分別為跑車和商用車,動力覆蓋1.6至1.8L,目前吉利對這三款車還沒有正式名稱,暫以“一、二、三”為代號。
吉利概念車點評:吉利在上海車展推出的概念車比上屆北京車展里的那款“星際戰艦”就是那個“風隱”顯然更具有量產的實用價值。這次吉利的概念車,無論是金剛II代還是其它未最后定型的概念車型,其外觀設計都體現出吉利新的成熟化設計理念和模式,內飾仍然沒跟上,粗粗糙糙的。同比國外概念車和上汽的W。吉利僅僅是著眼于車身外觀和內飾部份的變動,概念車型的核心技術價值仍然非常不足,這也是當前國內自主品牌概念車的通病。尤以在中低端自主品牌上表現相當的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