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獲得C-ECAP白金牌:比王者榮耀升級難
雖然前文圍繞C-ECAP評價體系已經做了不少介紹,但還是有些細節問題需要官方來解釋一下。為此,我們聯系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于是便有了以下的Q&A環節:
答:生態設計作為一種先進的理念,國外開展較早,并逐漸在具有較高復雜度的行業進行實踐,如汽車、電子和建筑等。雖然評價指標和評價模式各有不同,但都有了比較成熟的體系,可以作為相關案例進行借鑒。
例如,日本汽車工業協會提供會員企業的機動車環境信息、美國的EPEAT(電子產品環境影響評估工具)、LEED(綠色建筑評價工具)等。
答:參評汽車的抽樣工作由認證機構負責實施,樣品可采用市場抽樣、生產線末端抽樣或成品庫抽樣,每個認證單元抽樣3輛。
答:C-ECAP中車內空氣質量依據按照國標GB/T 27630-2011及HJ/T 400-2007進行檢查和實施,國標管控的8項物質也是最受關注的幾種物質,而且目前國內大多數主機廠VOC檢測管控的也主要是這8項物質。
答:當前影響車外加速噪音的主要因素是發動機噪聲、進氣系統噪聲、排氣系統噪聲以及輪胎噪聲,這些噪聲也會影響到車內噪聲;而選擇車內噪聲作為評價依據,其影響因素除了發動機噪聲、進氣系統噪聲、排氣系統噪聲、輪胎噪聲等空氣聲之外,還有結構噪聲。因此選擇車內噪聲作為評價依據,更能反映汽車設計的生態環保理念。
答:根據日常檢驗結果,許多輕型汽車的排放測量值為限值的一半甚至更低,所以初步選定限值的70%才為滿分,對尾氣排放提出較高的要求。
答:汽車零部件材料種類數量龐大,但只有一定范圍的零部件存在有害物質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全部進行數據評估將非常復雜且耗時,也與當前國際上的主流做法相背。從歐盟等國汽車有害物質的管理實際情況來看,主要是通過汽車整車企業在供應鏈傳遞有害物質要求,并采集材料數據的形式進行跟蹤分析,并對有害物質存在可能性較高的零部件材料進行重點控制。出于以上考慮,C-ECAP評價中也采用只對部分高風險零部件進行評價的方式。
答:汽車生產階段作為汽車產品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環節,生產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是衡量企業是否生態的重要標志。生態產品源于生態企業,只有生態的企業才能生產生態的產品。
答:不管低價車還是高價車,在進行中國生態汽車評價過程中,車內空氣質量、車內噪聲、有害物質、尾氣排放、綜合油耗等各個指標的影響因素很多,就整體而言,不會因價格的高低而導致評價結果的整體差異化,而會因為企業在生態性能提升方面投入努力多少,在評價結果上有所體現。
答:加分項材料需由企業按照標準的要求進行撰寫,并對數據的真實性負責,評價機構將對加分項材料中的數據情況進行核查,從而保證加分項材料的可靠性。
答:針對同一車輛型號、同一銷售型號且在關鍵零部件信息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評價結果有效期為三年。
從前文內容可以看出,C-ECAP評價體系的原則是“健康為重中之重,節能與環保平等”。近年來,媒體和消費者對車內健康問題越來越關注,如汽車零部件和黏合劑而形成的車內化學物質、電磁輻射污染、噪音等。這些對乘車人員的健康形成了極大的威脅。檢測數據表明,近35%的汽車都存在車內空氣醛類或苯類含量超標問題。因此,C-ECAP這類專業評價體系應運而生也就順理成章了,而取得C-ECAP白金牌的車型,也將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標桿產品。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C-ECAP的量化生態評價信息,可以作為購車過程中競品車型間的衡量汽車生態性能的評價依據,幫助自己作出最終的購車決定;對于汽車企業而言,C-ECAP通過有效的推進機制,樹立行業生態標桿企業與產品,從而帶動汽車行業向生態化、綠色化的方向不斷前進,還能積極推進政府采購、綠色信貸、稅費減免、政府補貼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讓車企享受政策福利。(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李喆)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