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館獵奇 冠道中控臺竟是豐田在生產
【太平洋汽車網 上海車展】上個世紀80年代,合資共營企業模式首次進入了我國,上海大眾桑塔納就是該模式下的首款車型,那時候,衡量一個合資車企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國產化率,而在國產化率這個冷冰冰的數字背后,是整個國家制造能力、零部件供應體系組成的完整汽車產業。到了如今快40年了,我們再來看看重磅的上海車展的零部件展館,到底我們的車企進步了多少?正所謂一葉而知秋 ,我們帶著獵奇的心態來看看這些通常被人遺忘的細節吧。
可能你在上海車展逛展期間,被各個品牌推出來的新車,或者是平時少見的豪車所吸引,沒有時間再來逛這零部件館。同時你又是一個機械迷,對汽車構造有著濃厚的興趣,沒逛到展也不需遺憾,接下來就讓我用鏡頭再完整的走一遍。這里沒有專業的術語,以獵奇的心態帶你再逛一遍上海車展。
JTEKT展臺布置非常簡潔,工作人員以一個20人的日方團隊組成,當然我們最關心的還是它們帶來的展品。
雖然雖然雖然是零部件展臺,但是他們直接把一臺雷克薩斯LC500h解刨了用來展示。一百多萬的車直接解剖,夠硬核吧,這臺車的轉向系統、傳動系統、以及一些軸承都是JTEKT在做。
這臺代號8GR-FXS的3.5L自然吸氣發動機,直接拆開進行展示,視覺效果還是非常震撼的,基本上能在現場看到活塞連桿以及曲軸每一個部位都是如何運轉的。
轉向系統也是JTEKT在做,輕量化是它的最大的追求,軸桿都運用上鋁制合成材料,而且造型上非常纖細。
行星齒輪變速箱中整合了電機,這是豐田引以為傲的E-CVT變速箱,豐田所有混合動力車型都在使用,可模擬10個擋位。
從駕駛位看這臺解刨車,能感受到濃濃的駕駛氛圍,在之前只知道發動機在方向盤前方,但真正近距離地感受,與駕駛艙如此接近的地方,放著一臺大排量V6發動機,隔離感沒有了,認知得到了刷新。
傳動系統也是他們在做,這個角度看LC的副車架,非常強壯。
這就是前段時間在微博上很火的動力輔助服,這個零部件廠著實有點“不務正業”。除了搞汽車零部件,居然也在搞這些黑科技,但也體現了JTEKT在人文社會方面的思考。
豐田合成,它的英文名叫"TOYODA GOSEI",與我們熟悉的“TOYOTA”有個字母不同,但讀音其實都差不多的,都是讀“DA”。
這些都是他家生產的,不僅僅有豐田哦,這里展出的馬自達、謳歌、英菲尼迪、現代等等,都有生產。一個汽車品牌到底怎么定義,似乎是個哲學問題。
這里展示的是豐田合成做的方向盤車道偏離震動反饋。實際上,這個方向盤,除了上面的按鍵,其他的都是豐田合成制造的。
咦??這是一個冠道的中控臺,純正的本田粉可能有點接受不了,哈哈
在展館里能看到、聽到最多的四個字就是“解決方案”,電池電機、自動駕駛、傳動系統、動力匹配等等,都可以打包給解決方案。有時候并不是一家車企有多厲害,往往是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功勞,而這一切只是成本利潤之間的博弈。
brembo這個大家都熟系了吧,在各種性能車上最常見的剎車供應商。
寶鋼的大名大家也都聽說過吧,只是與小編傳統的認知有點不一樣,原以為寶鋼是一家只生產鋼鐵原材料的企業。提到這兩個字,不由自主地聯想到鋼鐵高爐、澆筑、大型鍛造這些場景。但今天寶鋼帶來的產品告訴我們,完全不是這樣的。
各種輕量化的汽車零部件。
這是一個鋼材的體驗平臺,有一個小木槌讓你去敲,感受不同材料的剛性,但小編也認真去敲了,真沒發現什么不同,哈哈哈,隔行如隔山。
只說DENSO,大家可能不知道是誰,但電裝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聽過,電裝提供包括汽車空調設備和供熱系統、電子自動化和電子控制產品、燃油管理系統、散熱器、火花塞、組合儀表、過濾器、產業機器人、電信產品以及信息處理設備。
DENSO睿核,電氣化的一整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圖中展示的是電動車電池管理系統的核心。
DENSO展出的這臺小車還是挺有意思的,自家的產品在這臺車上都有體現。
不僅僅是國產新勢力喜歡用這種屏幕吸引眼球,電裝這樣的國際大廠也喜歡大連屏,實際使用挺干擾駕駛的。
日立(HITACHI),是來自日本的全球500強綜合跨國集團,可能很多人最早認識這個品牌是一些像空調類的家電產品,但汽車類才是它的強項。
主動懸架,日立可以為其提供從傳感器到處理芯片再到執行機構一整套解決方案。
全球最知名的三大變速箱品牌,采埃孚、愛信、捷科特。現在市場上大家常見的采用ZF變速器的車型包括:奧迪(除采用CVT與雙離合的車型外)、寶馬全系、大眾部分車型、保時捷、捷豹、路虎、沃爾沃等。市面上最常見的采埃孚變速箱多為8AT變速箱。
變速箱在體驗方面比發動機更加重要,平順性以及經濟性都與變速箱有很大的關系,而萬里揚是我們自主的變速箱品牌,為奇瑞、江淮、力帆、眾泰等自主品牌車型提供變速箱。
這是一家專門做內飾件的供應商,在最顯眼的位置擺了一個日產天籟的中控臺,但這代天籟的內飾在與同級別中型車橫評中,無論是設計還是用料都差那么點意思,這家供應商是不是需要背鍋呢……
能夠想象上面的這三個中央扶手箱都是同一個供應商生產的,而且生產的產品跨集團品牌,甚至是跨國別的。
記得曾經小編第一次爬進卡車駕駛室,就被其檔把位置的16個擋位標識吸引住了,同時記住的還有法士特這個品牌。雖然法士特這個名字很洋氣,但其是正兒八經的國企,產地陜西,前身為陜西汽車齒輪廠。
像天窗這樣的集成部件,汽車主機廠也是整體采購的,只要在車身上預留相應的對接位置,剩下的交給他們來做就好了。
來一個細節看看遮陽簾卷起來是怎么樣的,話說這樣的遮陽簾在車頂隔音方面沒有傳統遮陽板好,特別是在經過隧道的時候,車頂噪音會比較明顯。
這是一個概念產品,曲面液晶儀表,雖然是概念產品,但實現起來已經沒有難度了。
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液晶儀表與中控臺組合的解決方案,適配性還是很強的,小編悄悄打聽了一下,成本并不是特別貴。其實在車內裝有大屏的車機系統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真正好用才是體現主機廠功力的地方。
是不是特別炫酷,技術上實現起來沒問題,但要與整車匹配,從整體設計是不是協調,以及操作起來是不是好用這兩方面入手,需要花的精力還多著呢。
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液晶儀表總成,相比傳統機械儀表,結構更加緊湊,成本甚至也更低。
這是一個展臺展出的“零震動發動機”,但小編只看到了兩個豎直的氣缸,雙缸也能做到零震動,小編是懷疑的,即使是雙缸水平對置,在物理結構上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振動。
現場演示過程中,只是用電機帶動整個機構進行運作,沒有氣缸點火,這就把點火燃燒振動排除在外了。如果單純只是運轉平衡,市面上所有的在售發動機都能滿足。這讓小編沒理由不懷疑這是“民科”。
在零部件館能經常遇到行業大佬,右邊兩位就是PSA集團的大佬,逛展也是他們了解行業最新動向的方式。
不能簡單地以防傾桿粗細來辨別一臺車抗側傾的能力,展品的很多材料都是空心的,并且材料也有所不同。
主動式防傾桿,在防傾桿的中部加裝了驅動電機以及行星減速齒輪。
執行機構內部還是很簡單的,真正的軟件方面的調校、匹配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這家企業生產車上的各種電機,包括車窗升降、座椅調節、后視鏡折疊、電動尾門等等,你能想到的一切電機,除了動力驅動這塊的,它都能生產。
從左到右依次是電子真空泵電機,電子穩定系統(ESC)電機、電子駐車鎖止執行器。
這是在傳統廢氣渦輪增壓器中增加了電機驅動,能消除廢氣渦輪所帶來的遲滯問題,由博格華納公司生產。
這是一家線控轉向的解決方案提供商,相比傳統機械傳動,實現起來更加簡單。但有一個問題,線控轉向的響應性,轉向執行總是慢半拍,具體情況我拍了一個視頻。
電子雙節氣門。
活塞解剖
適時四驅系統分動箱,在監測到有車輪打滑時,執行電機運轉,多片離合器結合,將動力傳輸到其他車輪上。
可伸縮的多連桿懸掛搭配輪轂電機的模型,但其伸縮的執行機構是旋轉的電機,響應性可以說是這套模型的天然物理瓶頸,而懸掛最看重響應性。
環形CVT變速箱,機械專業的同學在課本上應該都見到過,但實物還是第一次。
輪轂電機,輪轂電機其實不是什么特別高大上的運用,電動助力車用的也是這樣的裝置,但展示的這套模型里集成了變速裝置,豐富了它的運用場景。
10速自動變速箱
各種規格的差速器從動齒輪
近些年誕生了很多造車新勢力,絕大部分都采用電動驅動的方式,并不是因為電動車先進,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一些新能源供應商打包出售從電池到電機以及電源管理系統的一整套解決方案,造一臺車變得簡單了,一個新生車企即使沒有多少技術積累,也能把車造出來。
不僅僅是電池,整個電機驅動后橋都有供應商來提供,剩下給這些新興造車品牌的事就不多了,把PPT做好就行。
隨動轉向大燈,同樣的來個視頻直觀了解一下。
尺寸特別大的硅油風扇,當前還應用在大型車輛以及一些燃油發電機上,普通乘用車已經很少采用了。
電動尾門的螺旋撐桿,采用這種撐桿的電動尾門最好還是不要用手直接關尾門吧,力太大的話很容易損傷里面的螺旋機構。
商用車的車輛控制系統,電子系統在商用車上的配備,能很大程度減輕駕駛者的工作強度,要知道,常年奔波在外的卡車司機,一年跑50萬公里的非常正常。
這是一家生產腳墊的企業,雖然產品技術含量不高,但利潤肯定不低,哈哈哈
懸架減震器塔頂的模具
輕量化也是這些零部件供應商共同的追求。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冷博文)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