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敞篷 大學問 給你一臺敞篷車玩得轉嗎?
【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敞篷車,一般敞篷功能都出現在跑車或者轎跑類的車型上,而且女性用戶會更容易接受敞篷車。如果你擁有一臺敞篷車,除了要考慮什么樣的環境下使用,更多的問題會出現在后期的養護方面。近期編輯部拿到了一臺奔馳E200轎跑敞篷版,借此機會跟大家聊一聊敞篷車的那些事。
曾經由于技術的匱乏與成本控制,敞篷車在整體汽車發展之初更多的代表了廉價車的身份。由于車內舒適度的因素,敞篷車并不被貴族看好,所以那個年代的敞篷車處在很尷尬的境地。
在二戰之后,經濟逐步恢復,人們更需要精神食糧來畏忌,無論男女,他們都崇尚更加陽光的生活態度。人們發現,擁有一臺敞篷車可以給你自由與浪漫,這完全符合人們追求高質量品味生活的需求,這讓敞篷車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人們在生活上的陽光需求幫助了敞篷車,另外在競技文化需求的賽車場上,也幫敞篷文化助推了一把。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年輕的快車手StirlingMoss駕駛敞篷捷豹XK120取得了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冠軍,從此敞篷車也被標上了運動車型的標簽。
在1957年法拉利公司為了滿足這種突如其來的市場需求,生產了一款堪稱那個年代最優美的跑車Ferrari GT 250 SpyderCalifornia,至此敞篷文化與賽車文化的交融,徹底爆發。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復古與現代的設計成為敞篷車在新世紀的話題。奧迪TT和奔馳SLK230等新生代敞篷跑車成了當時的杰出代表。時至今日,敞篷車依然保持著極高的回頭率,因為男人推崇自由,女人需要浪漫,而敞篷車可以滿足人們的共同愿望,這是不變的宗旨。
回到我們今天的主題——奔馳E200敞篷轎跑身上,那些復雜的電子傳感器以及快捷的電控單元讓敞篷這個動作變得更加簡單方便。舒適化配置也讓敞篷車不會因為天氣的因素而不適宜使用,所以諸多針對敞篷車的舒適安全配置,就是我們今天要帶您去了解的。
敞篷車由于開放的乘用空間,需要更多的環境控制方式來維持乘員的舒適感受。就拿我們今天的奔馳E200敞篷轎跑為例,他的前排座椅頭枕內部加入了電熱裝置,我們可以理解為吹頭發用的電熱風筒,通過頭枕背面的兩組渦流風扇將空氣吹入加熱裝置,從頸部出風口排出熱氣起到加熱的作用。
為什么這個地方需要加熱裝置?首先由于轎跑車低風阻的車身姿態,頭部空間被壓縮到極致。當頂棚被打開后,頭部距離前擋風上沿的平面距離會非常近,在車輛高速行駛時氣流會灌入車內,并在頭部后方也就是肩膀位置形成旋風,冷空氣被直接帶到脖頸位置,所以在這里非常需要加熱裝置。當然另一個原因是奔馳的品牌定位以及豪華配置的建立,在這里加入加熱裝置是一種高端舒適配置表現。那么是否可以杜絕這種渦流現象的產生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接著往下看。
前面提到了空氣渦流會導致車內乘員不舒適,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這當然會有解決辦法。大家都知道飛機機翼上會有襟翼等裝置來控制氣流的走向,其實在敞篷車甚至帶有大尺寸天窗的車上都有這樣的導流裝置,只不過大家并沒有仔細觀察注意到它。
如果您擁有一臺帶有大尺寸全景天窗的車型,當您打開天窗后是否會發現開口前端會有一組橫梁自動彈起?那么您在觀察一下這組橫梁的結構造型,100%的會是向上傾斜的梯形,這就是針對天窗氣流的導向結構。價格稍貴一些的車或者是天窗開口尺寸過大的車還會在這組橫梁下方加入防蟲/砂網,不知道您是否有觀察過。
這組橫桿的作用就是將車輛前進時的撞風氣流上拋,在車頂上方形成漩渦產生負壓,不會將空氣灌入車內。對于這個無形的原理,您駕車過程中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用手輕輕下壓以下這組橫梁,您瞬間就能感覺到有強大的氣流貫入車內,并且在車內形成負壓發出規律砰砰砰的罐耳聲音,非常不舒適。當您手放開,導風橫梁歸位,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對于眼前的這臺E200敞篷轎跑,由于它前風擋的下探角度更大,所以這種氣流灌入會更加明顯,所以它的導風結構被設計在更加前端的位置,也就是接近前風擋玻璃邊緣的位置,且上揚角度更大,會將氣流拋得更遠,遠離駕駛艙區域。低速行駛如果您感覺到灌入大量的風,您可以通過中控臺右側的按鈕手動打開這組導風板。當然在車速高于60km/h后這組導風結構會自動開啟,不需要手動操作,還是非常智能的。
再說說防蟲網,也可以叫做防砂網,這塊看似普通的結構可以阻擋被氣流吸過來的昆蟲以及小石子,免于飛濺入車內,形成一個物理阻擋的作用。由于是紗網結構的,空氣可以隨意穿透,所以并不會兜風產生噪音,兩側還會有相應的加強筋保持紗網的完成整性。
聊完了敞篷的空氣動力結構,我們再來看看這組頂棚有什么玄機。大家都知道,軟頂頂棚其可折疊壓縮的特性會盡可能的少占據內部空間,但是這組頂棚是否結實,我們通過下方的幾組圖片來了解一下。
首先以奔馳E200敞篷轎跑為例,它的頂棚覆蓋物被分為三種材料,最外層的是高密度帆布,并且在帆布外層還加入了疏水抗紫外線的涂層,也就是說雨水打上去并不會讓他完全濕透,水滴在材料上會形成“球狀”而不是“片狀”,再加上頂棚的傾斜角度,水滴會自動留下來,基本上不會有大量的水留在頂棚上,起到物理防水防護的作用。
中間一層是保溫隔熱層,也就是我們常見的隔熱棉,厚度和密度都很不錯,覆蓋了整個車頂。仔細觀察,它在折疊的筋線位置會有擠壓處理,降低折疊時的厚度。最內層的材料·,也就是內飾的頂棚部分采用更加細膩的網狀材料,由于軟頂頂棚的折疊需要,頂棚相比一般車型要更加柔軟一些,摸上去的舒適度更好。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軟頂敞篷在材料上的選用,對于是否不會壞的這個話題,在正常使用條件下,頂棚的確不會那么脆弱。凡事都有兩面性,軟頂結構的先天不足就是怕人為外力破壞,雖然耐刮性是很不錯得,但是禁不住用刀子割,一樣會損壞。所以擁有軟頂敞篷的用戶,要不乖乖的停在自家車位,要不別輕易亂停亂放,趕上個脾氣暴躁的,維修成本肯定要比噴漆來的貴。
說完了覆蓋材料, 我們再看看頂棚的龍骨。雖然咱們沒辦法拆開仔細研究,但是打開頂棚你就能發現,里面充滿了鋁合金框架。鋁合金重量輕且強度高,在頂棚關閉情況下,分體式側梁與鋁合金橫梁相互疊加,保證完整的支撐性。不過再怎么結實,敞篷終究是敞篷,遇上嚴重的交通事故或者翻滾后,敞篷車的確不會像傳統轎車那樣有更好的支撐。當然,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敞篷車還有秘密武器——防滾支架。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