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期待的舒適性 林肯冒險家底盤實拍解析
【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2020年,林肯冒險家作為MKC車型的換代之作,攜端莊的內外設計及豐富的配置,在競爭激烈的緊湊型豪華SUV市場中,站穩了腳跟。
至于它的“下盤功夫”如何,大家看完這篇文章就懂了。
《操盤手》是太平洋汽車打造的技術欄目,旨在對車輛的底盤進行深度的解析。通過設計、用料、實際駕乘體驗等方面,讓網友了解一輛車的本質所在,避免鬧出“以配置單定輸贏”的笑話。
本次實拍的林肯冒險家,亮點在于采用了不少鋁合金部件,有效降低了簧下質量,從而帶來更敏捷、更貼地的駕駛感。
林肯冒險家前懸掛采用了標準的麥弗遜懸掛,結構簡潔明了,非常好理解。值得一提的是,林肯冒險家采用了鑄造的鋁合金下擺臂,間接降低了簧下質量,提升車輛貼地性。
較粗的防傾桿配合阻尼非常輕快的減震器,令冒險家車頭的響應更為迅速、過彎時側傾更小,能給予駕駛員更多信心。
在副車架的設計上,林肯冒險家采用了中規中矩的“元寶梁”式副車架,通過螺栓與其余受力構件連接。
在前避震器的幾何設定上,冒險家的內傾角 / 后傾角均不算明顯,顯然是傾向于舒適的調校,能換來更輕的方向手感,很好地傳承林肯品牌輕便靈活的駕駛特性。
值得一提的是,林肯冒險家在前輪拱內,“不計成本”地覆蓋了大面積的玻璃纖維材質,以換來更好的NVH。
在剎車方面,林肯冒險家采用FoMoCo出品的單活塞浮動卡鉗+鋼制通風盤,在同級別中屬于正常水平。
在后懸掛的設計上,林肯冒險家采用了四連桿懸掛:側向的受力主要由“上前控制臂+上后控制臂+H型下控制臂”這三根桿件構成的“虛擬雙叉臂”分擔,在行駛時束角的變化范圍非常小,可獲得更穩定的行駛特性。
與前懸掛“鋁制下擺臂+鋼制軸承座”的做法相反,冒險家的后懸掛采用了“鋼制下擺臂+鋁制一體式軸承座”的設定。
林肯冒險家這套懸掛在遭受沖擊時,能跟隨最粗壯的H型下控制臂“指引”,有序地往后上方運動,讓CCD自適應減震器直接而高效地吸振,達成舒適性的最大化。
在后副車架方面,林肯冒險家采用了X型鋼制結構,并通過4個橡膠襯套與車架相連,屬于同級別常用的設定。
在后避震器的布局上,林肯冒險家采用了主流的簧桶分體式設計,并將避震器直接固定于一體式軸承座的下方,有利于吸收路面的顛簸,提升駕乘舒適感。
卸下林肯冒險家的發動機護板后,我們能發現這套2.0T Ecoboost引擎+8AT變速箱動力總成,大面積地采用了鋁合金材質;而引擎的各個周邊配件亦全是自家FoMoCo出品,且布局十分科學,沒有粗枝大葉的設計,相比老款美系車而言進步明顯。
除開前后軸的懸掛部分,我們能發現林肯冒險家在底盤平整度上無可挑剔,且用料可圈可點,達到了同級別最為優秀的水準,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避震器方面,頂配的林肯冒險家裝備了CCD自適應避震器,能根據車身多個傳感器的信息,實時調節4根避震器的阻尼,方便在遇到較大壓縮/拉伸時,更好地穩定車身姿態,切換不同駕駛模式即可實現舒適與運動的兼得。
得益于舒適取向的底盤幾何設定,搭配精細調校的方向機,林肯冒險家的方向盤阻尼油潤而順滑,有著類似液壓助力般的溝通感,而隨車速增加而細膩變化的阻尼,亦容易“引起舒適”。
在高速巡航時,林肯冒險家的方向盤采用了林肯車型一貫的1.5圈設定,且有著恰到好處的虛位,不必經常修正方向,日行千里也能展現出越級的優雅。
而在濾振性上,林肯冒險家得益于柔軟彈簧+自適應CCD避震器的組合,能很好地吸收路面的顛簸,同時提供更平穩的車身姿態,無形中提升了乘員們的舒適性。
總而言之,林肯冒險家在動態表現上,保留了林肯品牌舒適、優雅的基調,對追求舒適性的消費者有著不錯的吸引力。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秦子鈞)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