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乳化的元兇 發動機油氣分離器剖析
【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上個月,在網上頻繁有長安CS35車主曝出長安CS35發動機機油乳化現象。他們當中有剛提車兩天的,有跑了2500多公里的,有跑了四五千公里的,均在機油蓋上出現乳化物。長安汽車官方對原因進行分析,是由于低溫造成發動機工作產生的水蒸氣遇冷凝結形成白色泡沫,長安CS35發動機外部油氣分離系統分離效率相對較高,更容易分離出水蒸汽,產生白色泡沫幾率加大。
![]() |
體驗讀圖模式 |
●機油乳化并非個案
小編同事有臺眾泰Z300,搭載的是三菱4A91發動機,所以時常會對自己的愛車相關論壇有所關注。
在論壇中發現中華H530以及東南菱悅V5搭載三菱4A91發動機也出現了機油蓋有乳化物現象。瑞虎車主也曝出了發動機機油乳化現象。
而東南官方給出解釋:“在低溫天氣環境下,發動機工作產生的水蒸汽與機油蒸汽遇冷凝結,在發動機機油加注口、缸蓋罩處形成白色泡沫。尤其在冬季冷啟動、短時間行駛停車后,更容易出現”。
●低溫地區車輛更容易遇到
發動機運轉時,有部分氣缸中燃燒后的廢氣竄入曲軸箱,這些廢氣含有空氣中的水分。冬天氣溫低,帶水的空氣遇上較冷的氣門罩蓋便會凝固,這就形成機油蓋上的乳化物。從網友發帖情況來看,他們所處的地區都會出現結冰現象,所以低溫地區車輛遇上機油乳化現象幾率相對較大。
●成因源于油氣分離器
在關于部分長安CS35發動機機油蓋處出現乳化物的處理意見中談到了,長安CS35采用了內、外部油氣分離系統。外部油氣分離系統由于分離效率高,更容易分離出水蒸汽,產生乳化物幾率加大。
下圖是長安CS35發動機出現乳化物圖片。機油蓋以及機油加注口有比較多的乳化物。由于機油加注口處于發動機的最頂部,水蒸氣上升到這里冷卻后凝結,所以機油加注口出比較多乳化物。
長安CS35發動機油氣分離系統 長安CS35發動機油氣分離器采用了內、外部油氣分離系統。其中內部是迷宮式油氣分離器。發動機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含有機油、水蒸氣等)經混合后形成油霧,竄入曲軸箱中,通過發動機內的管道可將油霧從曲軸箱導入到汽缸蓋罩內的迷宮式分離器中。
從照片中可以看出,氣缸蓋罩內壁粘附大量的乳化物。由于油霧中含有水分粘附在內壁上,水分遇冷凝結而無法跟隨氣體排出。
而旋風式油氣分離器則是裝在曲軸箱通風裝置外部管道中,一端接來自曲軸箱的油霧,一端接處理后排出的廢氣,下面則接處理后流回曲軸箱的油管,外形酷似三通接頭。
經內部油氣分離器初步處理的油霧在氣旋內旋轉。離心力使較重的機油沉積在氣旋壁上并滴入排油管路內,而較輕的泄漏氣體則從氣旋中部處吸出。凈化后的泄漏氣體從該處送至進氣系統。
●解決方案
按照正常的保養間隔問題不大 按照國家標準GB11120-89規定,機油中是不允許有水分存在的。即便是發動機運轉后高溫時有水蒸氣析出,那也是很少的一部分。在保養過程中都是需要更換發動機機油、機油濾清器等等的,一般發動機是5000公里進行機油更換,所以按照正常的保養間隔問題不大。小編建議車主過冬后應該把機油換掉,免得凝固的水分導致機油變質,降低潤滑效果。
避免冬季短途低速行駛 要想減少發動機機油乳化物的產生,應該避免車輛短途低速行駛。因為發動機短時間的運作,機體組件溫度沒上去,尤其是氣門罩蓋離氣缸燃燒室較遠溫度低,水蒸氣在此處更容易形成乳化物。
針對發動機機油出現乳化現象的問題,長安汽車已經出了詳細的官方聲明(點擊查看官網詳細說明)。
總結:俗話說“金無足赤”,何況是一臺如此復雜的發動機呢。在出現了機油乳化現象后長安官方很快做出了回應,并且付諸于行動。對有機油乳化現象車輛的發動機提供免費的清洗并更換機油服務,給予返站維修客戶車輛的發動機延長質保一年的承諾。長安汽車以客戶為中心理念應該繼續保持。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