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毀人亡!IIHS轎車追尾大卡車碰撞測試
● 卡車后下部防護裝置強度是關鍵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追尾碰撞過程中,如果卡車的車后下部防護裝置強度足夠牢固,那么追尾轎車的車身吸能機構以及車內安全設備(氣囊、安全帶)就能發揮作用,可以減少碰撞對駕乘人員的傷害,降低追尾事故中的死亡率。
然而,如果卡車的后下部防護裝置失效,追尾轎車就直接鉆進車底,結果是慘不忍睹的,原因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如果轎車沖破卡車的后下部防護裝置,撞擊的能量幾乎繞過了轎車本身的吸能機構,直接由駕駛艙上部來承受。
由擋風玻璃以及A、B柱組成的這部分結構是整個結構中強度最為薄弱的一環,根本不能抵擋強大的沖擊力,那么卡車后車廂底部直接沖擊駕駛員身體的上部,這時的安全帶以及氣囊都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死亡率極高。
在追尾碰撞過程中,卡車的車后下部防護裝置的強度以及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能滿足實際情況中的不同位置碰撞。這次測試中,在100%正面碰撞以及50%偏置碰撞中,基本上車后下部防護裝置都能起到作用,防止車輛鉆進車底。然而在30%的偏置碰撞中,被選的8輛卡車中卻只有1輛是通過了此次測試。
可以看到,通過測試的Manac車后下部防護裝置的設計與其他卡車是有所區別的。Manac防護裝置的縱梁是比較靠外側的,那么在30%偏置碰撞中仍能夠提供足夠的支撐力,阻止了車輛鉆進車底。否則,對于駕駛員來說都是致命的。
而在現實的追尾事故中,類似30%偏置碰撞的情況并不少見,但在碰撞中如果卡車后防護裝置失效的話,對于駕駛員而言都是致命的。
其實此次IIHS抽取的這部分卡車的后防護裝置都符合了相關的標準要求的,而加拿大的標準里對防撞裝置需承受的力要比美國標準要高出兩倍之多。雖然在100%正面碰撞以及50%偏置碰撞中,卡車后防護裝置基本上都能阻止追尾轎車鉆入車底,但是在30%偏置碰撞中,只有加拿大的Manac卡車的后防護裝置能阻止追尾轎車鉆入車底,其他的都失敗了,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這些標準仍需進一步改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