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JC08燃油模式解讀 更接地氣的變革
【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2005年10月,日本首次引入實施新的機動車燃油排放標準——JC08模式,并在往后的幾年時間內迅速取代了之前一直沿用冷啟動下的11模式,以及熱啟動下的10/15模式,隨著汽車技術的更新換代,舊的這兩個模式已經逐漸和汽車真實的燃油以及排放情況脫軌,這兩種模式也分別于2008年10月以及2011年4月正式退出日本法規案。取而代之的正是這個號稱是世界上最嚴格的JC08模式。究竟什么是JC08模式?為什么說它能夠模擬出車輛真實的行車油耗情況?目前世界各國又是用哪些標準來評定車輛的燃油與排放的?本篇將給大家探秘。
![]() | 體驗讀圖模式 |
● 什么是10/15模式?
日本10/15模式是在車輛熱啟動時候進行測試的,其中“10”表示模擬市區路況進行10項測試,“15”則表示模擬郊區路況進行15項測試。測試過程如下表格所示:
10/15模式:模擬市區路況進行10項測試 | |||
步驟 | 測試項目 | 測試用時 | |
1 | 怠速狀態 | 20s | |
2 | 怠速加速至 20 km/h | 7s | |
3 | 20 km/h 勻速行駛 | 15s | |
4 | 20 km/h 減速到停車 | 7s | |
5 | 怠速狀態 | 16s | |
6 | 怠速加速至 40 km/h | 14s | |
7 | 40 km/h 勻速行駛 | 15s | |
8 | 40 km/h 減速到 20 km/h | 10s | |
9 | 20 km/h 加速到 40 km/h | 12s | |
10 | 40 km/h 減速到停車 | 17 |
10/15模式:模擬郊區路況進行15項測試 | |||
步驟 | 測試項目 | 測試用時 | |
1 | 怠速狀態 | 65s | |
2 | 怠速加速至 50 km/h | 18s | |
3 | 50 km/h 勻速行駛 | 12s | |
4 | 50 km/h 減速到 40 km/h | 4s | |
5 | 放開油門踏板 | 4s | |
6 | 40 km/h 加速到 60 km/h | 16s | |
7 | 60 km/h 勻速行駛 | 10s | |
8 | 60 km/h 加速到 70 km/h | 11s | |
9 | 70 km/h 勻速行駛 | 10s | |
10 | 70 km/h 減速到 50 km/h | 10s | |
11 | 50 km/h 勻速行駛 | 4s | |
12 | 50 km/h 加速到 70 km/h | 22s | |
13 | 70 km/h 勻速行駛 | 5s | |
14 | 70 km/h 減速到停車 | 30s | |
15 | 怠速狀態 | 10s |
從以上測試過程大致可以看到,無論是模擬車輛在市區還是郊區行駛,都已覆蓋了怠速、加速、勻速以及減速等工況。鑒于市區行車這種情況要更常見,故最終會對“10”測試三遍,對“15”測試一遍,所得油耗最終求平均值即可得到10/15模式下車輛油耗。
由圖片可知,測試總共耗時約660s,測試一圈下來相當于車輛跑了4.16公里,平均車速22.7公里/小時。這個速度遠遠不能夠反應真實行車情況,更不用說僅用4.16公里的距離就可以評定一輛車的性能了。顯然,10/15模式測試方法不能夠精準地反應車輛實際行車時候的油耗以及排放情況:
第一,測試車速(市區最高車速僅40公里/小時,而郊區最高車速則為70公里/小時)遠低于車輛實際行車時候的車速(實際市區平均車速60公里/小時,郊區平均車速80公里/小時)。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人不相信工信部油耗數據的根本原因所在——由于測試最高車速總比實際最高車速少上那30%左右,故得出來的油耗數據自然比車主實際跑一圈下來的要好看不少。
第二,測試步驟有幾項是不合理的。像表格中標紅的“10”項測試第三步以及“15”項測試第十二步。通常車輛在市區以20km/h 車速行駛的時間不會持續15s,而車輛從50 km/h 加速到 70 km/h就更加不需要用22s了。
第三,10/15模式測試環境比真實行車環境要好,比如在市區開車要兼顧到行人以及各種突發狀況使得車輛頻繁加減速等情況。在郊區車子經常在坑洼路段行駛所造成的功率損失等情況,該模式都沒有考慮進去。
由于該模式是在熱啟動狀態下完成所有測試項目的,故在正式進入“3+1”(3個“10”+1個“15”)測試之前車輛會以60公里/小時速度熱身15分鐘,怠速,再以60公里/小時速度熱身5分鐘,最后根據“15”模式下的步驟循環一遍才正式進入測試。從結果也可以看到,只要對測試某些步驟做適當修改,得出的數據將會更加精準、更接地氣,于是就有了JC08模式。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