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全固態電池量產+智能化升級,上汽集團技術大會都說了什么?

    2024-05-25 01:33:54 作者:黃克宇

      【太平洋汽車 技術頻道】5月24日晚,上汽集團在上海舉辦了主題為“向新十年”的技術發布會,這意味著上汽集團此前提出的七大技術底座,從如今已經完成的1.0版本,正式邁向了2.0版本。

           新能源技術,已經成為了各大中國汽車品牌的關注焦點。

           這種變化是非常明顯的。8年前我入行的時候,中國汽車品牌在技術層面其實一直有突破與進步,但是那時候的狀況是品牌方不會說,消費者和媒體不愿聽。新車總是以最基本的產品賣點為宣傳核心,新的技術則是被專家們束之高閣。

           如今,中國新能源車經歷了十年發展,來到了“遍地金黃”的豐收季。新能源車的這個“新”不只體現在造車理念方面新、出行方式新,更重要的是技術創新,這是汽車行業變革的核心,也是中國汽車近幾年努力追趕與超越的方向。

           技術成了新寵,同時也成為了各路競爭者拿來盲目攀比與惡性競爭的武器。

           這種背景其實很容易讓人將這場技術發布會與“炫耀”、“自滿”、“鼓吹”等詞聯系起來,會讓人覺得這是拿技術來作秀。真的如此嗎?為什么上汽集團要在這個時候在技術層面上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而在不遠將來上汽集團到底有哪些值得我們關注的技術呢?

    為什么會有這場技術發布會?

           關于這個問題,最直接的原因是在2014年5月24日,習近平到上汽集團進行考察,并強調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從那次考察至今,整整十年。因此這場發布會可以看做是上汽集團對于這十年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成果匯報。

           但我覺得正如它的主題“向新十年”所表達的,這不只是追憶過去,更重要的是在技術上為未來新能源車發展做準備。

           這是技術上的長期主義。

           市場發展帶動技術需求,新能源車的長期主義需要技術的長期主義作為依托。但是我認為,規劃長期的技術發展,能夠應對兩個目前比較顯著的問題。

    第一個是新能源市場的結構變化:

           2024年一季度,全球新能源車市場持續發展。根據Counterpoint研發機構發布的數據來看,全球市場中純電動車銷量增長7%,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增長了46%。中國市場第一季度表現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新能源車銷量約209萬輛,同比增長31.8%。

           新能源市場在增長,但是它的內部結構在變化。Counterpoint表示,從目前全球新能源車銷量情況來看,純電動車的需求趨近于平穩,進入一個比較理性的時期,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需求量在增長。而這兩種變化,都需要通過技術發展來應對。

           純電動車市場的逐步平穩與理性,并不意味著它不再發展,而是進入長期發展軌道。這恰恰需要有不斷改進,擁有持續競爭力的技術來保證產品力。幾萬塊錢的低端純電動車市場逐步被壓縮,嘗鮮的階段已經過去。大浪之后誰在裸泳會看得一清二楚。

           與純電動車相比,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增長則非常迅速。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Counterpoint認為這類車型前期購置成本低,沒有里程焦慮,并且覆蓋的車型品類豐富,因此有了更強的吸引力。而上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祖似杰在發布會前一天召開的媒體溝通會上則認為,PHEV車型的快速增長也是因為世界很多國家的純電動車基礎設施不完善導致的。

           全球PHEV市場的需求增長是中國新能源車出海的優質機會,比亞迪吉利與上汽集團在這一細分市場都有著很高的市場占比,長期發展PHEV技術是很實際的做法。

           因此,不論是在今后保持純電動車的競爭優勢,還是滿足國內外市場對PHEV車型的需求,做技術的長期規劃都很重要。

    第二個是中國汽車走量但抓不住利潤的問題:

           中國新能源車在打價格戰,這是眾所周知的事。而這導致的難題是如今國產車經常是賣得越多,賺得越少。

           這方面上汽集團的表現也不好。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上汽集團營收1430.7億元,其中凈利潤27.1億元,同比下降2.48%。它的營收額超過了比亞迪將近200億,但是利潤比對方低了18.6億元。實際上整個中國汽車品牌利潤都不高,因此也就不奇怪為什么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說“豐田一家的盈利,是中國幾乎所有汽車行業的利潤的總和還不止”。

           問題是如何降低成本,提升利潤?

           壓縮供應商的利潤是一個辦法,但那不可行,它會直接導致產品質量的下降,直接影響到用戶用車體驗。另一個辦法就是通過技術創新。尹同躍、李斌等中國汽車品牌領導者都是抱著這種觀點。李斌認為“技術的研發投入,不僅能增加公司應對技術變化、產業政策變化的能力,也可以提升公司毛利率及技術競爭力”。

           上汽集團同樣是這種態度。祖似杰強調“技術實現降本”,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副院長李君說:“顛覆式創新重要的指標是系統成本的降低”。

           顯而易見,將發展技術作為今后的重點,并非是上汽集團一家的做法,這幾乎是所有中國車企當前的共同需求。

    從七大技術底座1.0到2.0,都改變了什么?

           上汽集團的技術核心就是一個被稱為“七大技術底座”的東西。它的誕生理念是基于“科技生命體”這個概念,簡單說就是讓汽車技術的發展方向更擬人化。這是一個原創、基礎、共性技術的集合,契合我們目前普遍認可的汽車發展的核心理念,也就是“場景創造價值”、“軟件定義汽車”以及“數據決定體驗”等等。

           從2014年到今天這十年,上汽集團完成了七大技術底座1.0,目前正在邁向2.0時代。它的眾多目標中我認為有三個是核心的,一是量產純固態電池;二是挑戰每度電行駛里程達到12km,而目前據我所知國內最好的成績是每度電9.3km;三是將混動系統發動機熱效率提升到46%。

           祖似杰提到,新的技術會在未來兩年上車,并在這兩年中推出近三十款新車。而2.0技術帶來的明顯優勢是縮短了開發周期(26-18個月甚至更短),并且通過技術降低成本,例如通過七大技術底座能夠完成很多實驗驗證,因此測試樣車的生產減少了一半,此外核心軟件的研發升級成本較低,而銀河智能車電子架構的升級也能減少50%的控制器,從而節省成本。

           這七大技術底座具體帶來了什么改變?我們來具體看看。

    星云純電專屬系列化平臺:

           這套平臺大家應該不陌生了,它是中國汽車行業首個純電專屬平臺,追求的是低能耗、智能化以及安全性。強調安全性是因為這個系列平臺是全球性的,因此它需要滿足最嚴苛的歐洲五星碰撞安全標準。

           星云2.0延續了這些特點,但是它會覆蓋更大范圍的車型,覆蓋到豪華、中級以及入門級市場,并且綜合續航里程最高能達到1000km。同時它要挑戰每度電跑12km的水平,這也就意味著它的整車電耗要比現有水平提升超30%,我想這并不容易做到。

           此外線控底盤也是星云2.0的重點,今后線控底盤的量產上車會讓整車制動響應時間提升40%,整車行駛穩定邊界提升20%,此外實現四輪獨立控制,整車續航提升3%以上,整車減重3%以上,低速轉向角度小于180°,支持方向盤收納,從而提升座艙空間。線控底盤技術會與整車中央協調運動控制器(VMC)進一步合作,在智能駕駛方面帶來明顯提升。

    珠峰機電一體化整車架構:

           珠峰架構是基于電動車平臺,專為混合動力車型打造的機電一體化架構。它的1.0是以發動機為主驅,而珠峰架構的2.0最大變化是將以電機為主驅。其中珠峰1.0系統搭載于榮威D7 DMH以及榮威D5X DMH車型上。

           珠峰2.0的目標是實現最高油電轉化效率超過3.75kWh/L,這套架構能實現碳排放低于100g/km,并且能滿足歐7排放法規。想要爭奪目前增長迅速的全球PHEV市場,法規上的滿足非常重要。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架構中的動力總成控制器(PICU)是自主研發的,上汽開發了高度集成混動系統新構型軟件架構。以往中國車企在動力系統的自主研發上主要停留在硬件,而軟件的開發通常依靠國外,這對于工況復雜的混動系統來說并不好。而軟件與硬件的全自主研發,能夠讓珠峰架構有更合理高效的動力系統工作邏輯。

           珠峰2.0還包含了第二代上汽自主能量域高低壓集成控制器,它首次將PICU與新能源電驅系統(PEU)以及充電系統深度集成,電機控制算法是上汽完全自主開發的,并且能實現能量源軟件(發動機、氫燃料)、混動控制軟件、熱管理軟件等協同控制與深度融合。新的集成控制器能實現成本優化10%以上

    星河電氫一體化整車架構:

           插電混動系統與增程系統被詬病最多的是它們依靠汽油來補充電力,因此被很多人認為是偽新能源。但是毫無疑問PHEV車型擁有市場。如何解決這個難題?上汽的答案是星河2.0架構。

           星河架構是首個增程型氫燃料電池的解決方案,其電堆核心部件和材料已經實現了全國產化。上汽將這套系統裝在了榮威iMAX 8上,并參加了今年的北京車展。這臺車上采用的增程型燃料電池電堆P4M系統額定功率45kW。下圖中展示的燃料電池系統是用于商用車上的,它的額定功率超過了100kW,而目前額定功率最高能涵蓋到270kW。

           用氫燃料電池替代汽油作為能量源,可以讓這套增程系統實現零碳零排放。目前這套系統常用工作點效率大于50%,最高效率突破了55%。

           氫能源技術依舊存在很多困難,不過在此次發布會上我們了解到,除了水制氫之外,生物質制氫已經在生產技術和成本控制上有了突破。將氫能源作為混動系統的能量源,確實能打破混合動力車型的碳排放痛點,在全球市場爭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藍芯混合動力系統:

           藍芯2.0系統效率將進一步提升10%,并且發動機熱效率要超過46.3%。新的混動專用發動機采用了一系列技術提升熱效率,例如采用PDI雙噴系統以滿足傳統燃燒和分層超稀薄燃燒模式的切換,采用渦輪增壓+E-booster增壓技術,采用高滾流進氣道等。

           混動變速箱將采用同軸P1+P3構型,這樣的一個明顯好處是提升NVH的表現。藍芯2.0系統依舊會采用三擋和單擋兩種混動專用變速箱,相比于第一代變速箱,重量下降了20kg,尺寸縮小了15%

    綠芯電驅動系統:

           900V碳化硅電軸,使用陶瓷軸承和四行星差速器,電軸最高轉速21000rpm,最大功率379kW,峰值扭矩500N·m。

           電軸總成重量85kg,系統功率密度提升至4.4kW/kg,有效功率密度大于9.5kW/kg,而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定的目標是2035年達到有效功率密度7kW/kg。

    魔方電池系統:

           上汽集團從2014年開始固態電池的研發工作,最初是以投資創業公司的形式,之后與清陶開始了深入合作,而2023年上汽清陶合資公司正式成立。2024年5月份上市的智己L6詢底價|查參配)將會成為首個搭載固態電池的車型。

           固態電池有著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高以及性價比更高的優勢。然而很多人對固態電池持懷疑態度,認為它的制造成本高,量產上還存在很多技術困難等等。

           上汽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崢的觀點有所不同。在媒體溝通會上,李崢表示鋰電池降低成本只能選擇固態化。“鋰電池中正極材料成本占電池成本的40%,而液態鋰電池目前正極材料通常就是磷酸鐵鋰和三元鋰兩種選擇。為什么其他材料選擇不了?是因為現在電池系統要考慮和電解液之間的穩定共存,固體電極與電解液之間的反應界面穩定性要足夠高”。顯而易見的是,固態電池能夠讓電池的正極材料有更多的選擇,從而降低正極材料乃至整個電池的成本。

           至于固態電池產業鏈面臨的難題,李崢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傳統液態電池如果說是造海綿,那么全固態電池就是造石頭,海綿與石頭是完全不同的,固態電池的量產自然會面臨非常多的困難。

           此外,李崢還提到規模生產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而中國發展固態電池的優勢就在于有能夠有產業規模以及市場需求。

           針對固態電池的發展,上汽集團給出了三步走的計劃,第一步是搭載于智己L6的光年固態電池,是屬于第一階段產品。液態鋰離子電池中的液含量為20%wt,光年固態電池中的液含量降到10%wt,因此它只算做半固態電池。光年電池能支持準900V超快充系統,達到400kW峰值充電功率,12分鐘增加續航400km。電池的能量密度超過300Wh/kg,車輛續航達到1000km以上。

           第二階段產品是將液體含量降至5%wt,計劃2025年在上汽集團自主品牌中實現規模搭載。第三階段產品是全固態電池,液體含量為0。上汽集團的全固態電池采用的技術路線是采用聚合物與無機物復合的固態電解質材料。聚合物材料加工性能好但離子傳導效率低,而無機物的特點正好相反,上汽集團選擇了取長補短的技術路線。成本方面,隨著液體含量減少,成本也會降低。李崢表示當液體含量降至5%wt時,相比于目前鋰電池,成本優勢為10-30%,而全固態電池能帶來40%的成本優勢

           上汽集團計劃2026年正式量產全固態電池,2027年第一季度率先搭載于智己品牌。2025年,上汽清陶首條全固態電池量產線完工,一期產能規劃0.5GWh。

    銀河全棧智能車解決方案:

           李君說:“智能車的本質是安全”。

           安全、舒適和進化,可以說是上汽集團智能化的核心方向。

           銀河全棧1.0在2021年實現量產,此次上汽集團帶來的是銀河全棧3.0,計劃在2025年量產。此外還有全棧4.0的規劃,計劃在2027年量產。

           全棧3.0能夠達到L3級別的自動駕駛。傳統的電子架構采用的是分散式設計,銀河全棧3.0采用的是中央集中+區域控制電子架構,區域控制器集中在中央大腦中,并且還有被稱為運動小腦的中央協調運動控制器(VMC)。

           集中式的電子架構帶來的好處是ECU數量減少了50%,線束減少30%,帶寬提升了5倍,整車OTA升級可以更快。全棧3.0能夠讓整車OTA的下載時間低于30分鐘,安裝時間低于30分鐘。

           VMC其實已經使用在了智己L6車型上,它與線控底盤相互配合,能提升智能駕駛能力,同時提升車輛的安全性和駕駛特性。例如智己L6的麋鹿測試速度達到了90.96km/h,轉彎半徑4.99m等等。

           全棧3.0采用端到端感知決策一體化,這也是目前最前沿的智能駕駛技術,車輛能夠識別60種以上目標物,感知距離達到300米,車端支持的大模型參數量超過10億個。這些也意味著全棧3.0已經是AI驅動的端云一體電子架構,能夠自主學習、自主成長。同時,全棧3.0覆蓋了90%以上的手機品牌,實現各品牌手機與車輛的互聯。

    文章總結:

           回到發布會本身。我覺得這是一場成果匯報,同時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前十年,上汽集團在技術研發中投入了1500億元,未來十年,我想這個投入會更多。因為中國想要在智能汽車領域實現突破和超越,繞不過技術研發這條路。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黃克宇)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進入智己L6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進入智己L6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二手車推薦
        相關閱讀
        點擊加載更多
        一级a做免费大全在线观看_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_欧美激情二区在线播放_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
        <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一本大道久久香蕉网站 | 三级中文亚洲精品字幕 | 日韩欧美动漫国产在线不卡 | 日本人妖一区二区久久网 |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合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日本免费a∨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