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混合動力技術 Start-Stop啟停系統解析
● Start-stop技術發展歷程
早在1970年,豐田公司已經涉足啟停技術。當時嘗試在豐田皇冠車上安裝一種電子裝置,可在汽車靜止1.5秒后關閉發動機。試驗結果發現在東京市繁忙的交通中,運用這種新技術可使節油率提升10%。
1980年這種技術開始裝備于量產車型上銷售,菲亞特汽車的Regata與大眾汽車公司的第二代Polo皆裝備了這種技術。
到1994年大三代大眾Golf、Lupo(3L車型),以及1999年奧迪A2(3L車型)都裝備有啟停技術,不過這些車型因售價高昂而銷售不理想。
在日本除了豐田汽車外,馬自達汽車也開發出i-Stop系統,在靜止怠速的狀態下重新啟動時會決定首先運作的汽缸,該汽缸的活塞會停在適當位置且汽缸內完成掃氣行程。等系統判斷將重新啟動時,就噴射燃料快速點火燃燒,同時驅動啟動馬達。啟動過程耗時約0.35秒,而且相當平順。
此外,本田公司在1999年本土市場銷售的第一代insight車型就已裝備這種技術。2006年開始,思域混合動力車型也運用了啟停技術。本田公司運用此技術已超過十年。
2006年法國PSA集團的雪鐵龍公司開發名為“start-stop”的怠速熄火系統,搭載于雪鐵龍C2和雪鐵龍C3上。這套系統結合了該公司研發的sensodrive自動變速箱與電子控制的ISG可逆發電機(ISG集成了啟動馬達與發電機,是由法雷奧與日本電裝公司共同研發而成)。
這套系統也搭載于2011年小改款的標志3008 e-HDi車型上,配合1.6L柴油發動機以及制動能量回收系統,可節省燃油損耗達15%的效果。
在2008年末,菲亞特公司引用了博世公司生產的啟停系統,搭載在菲亞特500車型上。阿爾法羅密歐在同年推出MiTo車型也搭載了相同的系統。2009年Volvo也在DRIVe車型上運用啟停技術。
德國寶馬公司將啟停技術應用旗下車型多年,包括2008年后的mini系列車型。BMW一直致力于減少發動機動力的損耗,他們采用博世公司的加強型啟動馬達,在頻繁關閉、啟動的環境下比一般啟動馬達承受更多的啟動次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