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稱霸WTCC 勒布車隊冠軍賽車改裝實拍
【太平洋汽車網 改裝頻道】每年9月,WTCC世界房車賽與CTCC中國房車賽都會在上海賽車場舉行,聽著高亢的發動機聲音以及看著賽車呼嘯而過,那種感覺刺激是很難用激動來形容,而這一次有幸參與Sebastien Loeb Racing車隊(勒布車隊)的邀請,在賽車上的前線呆了兩天,感受良多。
Sebastien Loeb Racing車隊(勒布車隊)是偉大車手"塞巴斯蒂安勒布"創立的俱樂部車隊,賽車和發動機技術均由勒布的老東家雪鐵龍提供,而勒布車隊則以俱樂部和廠隊之間的奇妙關系提供技術支持。這次我主要的任務就是帶大家看看勒布車隊的戰車經過了什么改裝強化,能夠提前鎖定冠軍的給力行為有什么神秘奇妙的地方!
雪鐵龍道達爾車隊在WTCC房車賽上海站獲得了廠隊冠軍,這離不開出色的車手和勒布車隊在技術方面的支持。
車隊的5臺戰車均由雪鐵龍愛麗舍改裝打造而成,雪鐵龍特制的1.6L VTI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可以輸出380匹馬力,最高轉速為8500rpm,增壓值2.5Bar,百公里油耗50L。
由于發動機對潤滑系統的要求非常高,發動機潤滑系統經過了全面改裝設計,增強對重點部位的潤滑和溫度控制,并且也加入了專門的添加劑來提升潤滑性能。對于機油這個重要的產品,勒布還針對民用車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機油--勒布拉力賽潤滑強化套裝,而我們也對這個機油套裝進行相關的測試,讓大家來感受一下這款來自冠軍車手推出的機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新勢力 勒布拉力賽潤滑增強化套裝測試》進行查看。
WTCC的全賽程為5000公里,因此這臺發動機的壽命只需要撐過這個里程即可,賽用的ECU調教把性能壓榨到極致,發動機內部配件均為鍛造生產,曲軸,軸承,活塞等全面輕量化處理,進排氣也是重新進行了設計。
賽車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輕量化的處理,勒布車隊基于愛麗舍打造的賽車同樣毫不例外,前后保險杠均為碳纖維定制,發動機蓋也同樣為碳纖維打造,造價不便宜
空氣動力學方面,前保險杠下方增加了同樣為碳纖維材質的氣流分離器,作用在于為車身在高速行駛時提供更大的下壓力。
在底盤方面,WTCC是允許增加底盤護板的,同樣用碳纖維打造的大面積全平護板覆蓋了整個底盤,用來減少底盤下方的空氣升力,賽制規定底盤護板前后高低最大允許有5mm,并沒有像F1賽車一樣增加后擴散器。
為了獲得更穩更強的抓地力,寬體的改裝是必須的,輪子的翼子板外凸150mm,而賽制規定兩輪最大寬度不可超過1950mm,為了減少車輪在高速運轉時與翼子板之間所產生的輪跡壓,前后輪的翼子板后方均開口泄壓。
對于輪拱內部,同樣用碳纖維進行了封閉,目的也是在于降低輪跡壓以及底盤氣流的影響。
后門受到寬體車身的影響,車門上需要安裝“翼子板”的一部分,讓其與后輪拱成為一個整體。
碩大的尾翼,同樣是為車身提供巨大的下壓力而誕生,繼續由碳纖維打造,務必一切都輕量化
為了減重,全車車窗以及前后擋風玻璃均由聚碳酸酯材質替代,強度高重量低,不過缺點就是很容易磨花。
專門設計過的后視鏡,鏡上的洞洞為車內空氣引流孔,目的在于高速行駛時把氣流通過管道引入車內。
車門的門板內飾同樣是經過輕量化處理,一大塊碳纖維材質進行覆蓋,另外車廂內除了防滾架之外,還有大賽指定的車手側防護板。門板上方則是后視鏡引流的入風口,給車廂內通風散熱。
輪轂方面,來自德國生產的BBS鍛造輪轂是必須的,250/660R18的輪胎一共有干地和濕地兩種,但是每條輪胎的壽命只有100-150公里,胎壓會根據天氣,賽道鋪裝材質進行調整,最高不高于2.2bar。
光頭的為干地胎,有花紋的為雨地胎,全部賽車的輪胎均有YOKOHAMA提供。
工程師時刻檢查輪胎的情況,由于是熱熔胎,過度的滑動會導致輪胎的加速磨損,因此每一次下賽道后都需要對輪胎的狀況進行檢查,然后對懸掛等各方面做出調整,以保證更好的抓地力和更少的輪胎損耗。
對于胎糞的粘連,需要用熱風槍對輪胎進行加熱,然后用刮刀把胎糞掛掉,讓輪胎恢復最佳的性能。
從保險杠上貼著的KW貼紙可以知道采用了KW的賽制專用避震,懸掛結構只有鋁合金一體式的下擺臂。整體的調教是非常非常的硬,適合平整的賽道。
前剎車采用了前380mm的特大通風盤,四活塞的剎車卡鉗采用靠后偏下的設計,目的在于調整整車的中心,考慮的十分細致。
前保險杠下方有兩條專用的管道強制給剎車盤實行通風散熱,降低剎車盤溫度減少熱衰退現象,這在賽車上是必須的配置,以保證剎車性能。
后剎車采用290mm的剎車盤,卡鉗位置為最低處,同樣是為中心考慮。另外在剎車盤方面,并沒有選擇輕量化的碳纖維剎車盤,因為碳纖維剎車盤的熱衰退很嚴重。
在剎車皮方面,來自費羅多的賽用剎車皮最高可以承受700度的高溫,這個牌子的家用車剎車皮我也在用,表現很讓人滿意。
方向盤一共有13個按鍵,提供了無線電通話、飲水、雨刮、儀表盤顯示切換、渦輪增壓數值切換、點火等等的功能。不過為了操控更好,方向盤沒有任何的助力轉向,無任何虛位。
剎車、油門、離合器為APracing的產品,變速箱方面為6速序列式變速箱,并且采用了碳式離合片,ECU程序根據不同的賽道有不同的寫法,在換擋的間隙會停止點火,可以稍微給變速箱釋放一定壓力。
基于高強度的駕駛,變速箱對于變速箱油的品質也極為講究,勒布車隊專門給變速箱油中加入了Sebastien Loeb Racing的特殊添加劑成分,用來填充金屬表面的不平整,以減少打滑來提升傳動效率。
拉桿式的換擋是必備的,同時還有具備快速空檔的功能,以便于緊急狀況使用。
中間位置的功能控制區域還可以快速調整前后輪剎車的壓力配比,以適應不用的彎道和路況。
車內的裝置包括必備的滅火器、Video Box、無線電通訊設備、ECU等等,還有副駕位置前方的配重塊。
對于勒布車隊的戰車,由于許多關鍵部位涉及到車隊技術調教方面的東西,就無法為大家透露太多了,接下來我們對車隊的技術總監還有車手有簡單的對話,以及相關賽事的花絮,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繼續看看。
從左到右為勒布車隊的3號英國車手Tom Chilton,11號法國車手Gregoire Demoustier和車隊的Jean Philippr技術總監。
問題一:賽車手平時在家的時候都喜歡開一些什么車?是舒適性的還是運動化Sport風格的?
答:平時開賽車已經足夠運動、足夠累了,平時都更愿意開舒適性更高的車,對動力和速度方面反倒沒有太大的需求,一定要注重舒適。
問題二:平常駕駛是否會像開賽車一樣?或者朋友要求表演車技時進行表演?
答:不會,即便朋友邀請也不會,因為我們是車手,比一般人更能清楚的認識到什么是駕駛的危險性,什么是安全駕駛,我們反倒是更注重安全。
問題三:平時訓練的時候是否使用模擬器進行訓練?怎么加強取勝的幾率?
答:平時很少使用模擬器進行駕駛訓練,因為模擬器會給人錯誤的信息傳導,模擬器的話更多的是用于熟悉賽道。平時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反復不斷地看別人的賽車視頻錄像,找剎車點、記剎車點,與工程師規劃路線。另外平時除了在賽道上訓練的時間,更多的時間用于體能方面的訓練,以保證能夠適應駕駛的強度。
問題四:怎么可以保證在賽道上取得好成績?
答:在跑賽道之前,我們會拿出賽道數據曲線,和車手一起跑一次。根據不同的路面情況來觀看輪胎的胎糞流膠來判斷路面狀況有沒有改變,做出相對應的數據調整來應對變化。而上海賽道的抓地力不太好,并且還增加了雙層路肩,對成績有一定的影響,都需要通過測試和調教的優化來保證成績的穩定。
問題5:機油對于賽車的性能是否有很明顯的影響?怎么挑選?
答:在賽車領域,機油對性能的確有非常大的影響,至于怎么挑選,這個只有是一個個去不斷的進行測試,找出最完美匹配的機油。
最后是一些花絮和感受,老實說只有在pit房現場才可以感受到車隊的那種氛圍,技師的快速反應與團結,收益良多
賽車平時除了駛出賽道,平常都是靠人手推行,這能夠降低對引擎的損耗。而停下來的時候,由于沒有電子風扇進行散熱還需要下面的一些裝備來輔助散熱。
這個為發動機主散熱的鼓風機,專門定制的的板塊直接吹風于散熱器,加速散熱速度,降低損耗。
這兩個為剎車盤散熱鼓風機,直接插在強制進氣口上,直接對剎車盤進行散熱。
四輪定位對于賽車來說非常重要,而這套定位輔助設備不便宜,但是好處就是便于快速的維修調整。
加油,必須戴防護頭套,這個是規矩,不管什么時候車隊的人員都必須遵守。其實除了戴防護頭套之外,后面還有一個小伙伴拿著滅火器在做等候,避免狀況的發生。
賽事中碰撞難以避免,這碰撞算是幸運的,椅子板輪轂和側裙空氣分離器損毀,代價挺大。后來根據維修情況,還發現方向機損毀。
一臺車由四個技師負責,但是在這個緊急狀況的時候,所有能幫上忙的技術都會投入到工作搶修狀態
車手此時的心情其實并未有任何影響,因為這都是無可避免的情況,要靜心對待,等候修復后的下一次出戰。
輪胎在未下賽道的時候,都裹上輪胎加熱毯。這毯子可以把輪胎最高加熱的一百度,快速提升熱熔胎的抓地力,讓車輛迅速進入戰斗狀態
最后奉上幾個帥氣技師團隊的照片,我一直認為有技術又認真干活的人總是最帥的。
總結:對于這一次WTCC上海站的勒布車隊感受,對賽車運動有更深的認識,因為這不是一個僅僅是車手就能導致勝利的戰役,是一個團隊合作的見證,是一個車隊技術實力的見證,而在勒布車隊身上,這一切都做的十分到位,人與人之間的團隊合作、出色的技術調教水平和車手實力都是提前幾輪早就鎖定了俱樂部杯的冠軍的實力見證。(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王仕政)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