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汽車市場的人都知道,每年年底的幾個月是舊機動車交易的旺季。據成都藍天汽貿舊機動車交易負責人介紹,往年這時舊機動車的平均月交易量上升幅度大都保持在10%左右。但記者日前在成都幾大舊車市場和部分開展新舊車置換業務的汽車經銷商處了解到,2004年年底的成都二手車市場不僅沒掀起往年的銷售熱潮,反而與2003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下降。 新車降價舊車無奈 從2004年年初開始,各種新車就一反往年常態,降價聲不絕于耳。到了年底,廠家和經銷商們更是變著法地、扎著堆兒降價,11月凱越降2萬元,12月賽歐優惠2.5萬元等等。新車的不斷降價,給舊車帶來了“厄運”。到了年底,苦熬了一整年的二手車商本想跟著年底新車熱銷的勢頭迎來期望中的二手車銷售旺季,沒想到卻遇到新車頻頻降價,他們只好跟著改變策略開始降價。 擔憂質量交易受限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舊機動車的交易量也隨之增長。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為76萬輛,交易額為200多億元,2003年交易量和交易額則達到158萬輛和600億元,其中不包括那些沒有辦理過戶手續的車輛,所以實際數字應該遠不止這些。 但在二手車交易中,對汽車質量明顯表現出擔憂的人不在少數。據搜狐對網友“哪個因素對你不買二手車的決定影響最大?”的調查,有46.27%的網友選擇了“銷售商不公開二手車車況信息”,有31.34%的網友選擇了“二手車車況殘值鑒定混亂”。由此可以看出,舊機動車交易要擺脫目前的瓶頸狀態,急需規范和完善舊機動車的評估體系。(見習記者陳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