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購車補貼并不包括個人買家首先,獲得新能源購車補貼并不包括個人買家。雖然國家連續出臺了多項扶持新能源汽車的政策,但對于廣大私人用戶而言,使用新能源車的距離仍然非常遙遠。目前財政補助只限于全國13個城市,并且必須是公共服務領域使用單位購買,私家車車主還不能獲得補貼。國內缺乏充電站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其次,國內缺乏充電站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即使已正式上市銷售的新能源車目前也正處于無法走入普通家庭的尷尬境地,
比亞迪F3DM(
查成交價|
參配|
優惠政策)就是最好的佐證。由于對快速充電設備及對充電電流有特殊要求,電動車必須依賴單獨建設的充電站,而目前國內還沒有擬建充電站的具體建設計劃。對于普通家庭而言,單單選擇汽車充電場所已經是困難重重。新能源車在用車成本偏高。再者,新能源車在用車成本偏高。雖然新能源車一直標榜省油的特性,但它們仍屬“小眾群體”,在維修養護方面的成本比同級汽油引擎車型貴了許多,而且維修起來非常不方便。新能源車的高售價難以實現真正普及。另外,新能源車的高售價難以實現真正普及。豐田和本田這兩個擁有最成熟混合動力技術的廠
商(
查成交價|
參配|
優惠政策)在國內市場推出的普銳斯和思域混合車售價均不菲,新上市的比亞迪F3DM價格雖然拉低至14.98萬元,但相比最低配的F3,售價也在兩倍以上。普銳斯在中國上市3年有余,共賣出不足3500輛,F3DM暫時還未能接受私人預訂。“萬元電動車”的購車夢短期難以實現眾所周知,在美國、日本、歐洲等地區,新能源汽車廠商和消費者都能得到政府的支持。日本政府對購買混合動力汽車的消費者實行差價補貼,最高可達與傳統車相比購置差價的50%,并大幅下調燃油稅。而在中國,現階段由政府補貼私人購買新能源轎車還很難實現,而讓消費者為新能源車支付更高的成本改善環境也并不現實。新能源在私人消費市場的發展道路依然是漫長且崎嶇的,“萬元電動車”的夢想可望不可及。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