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金森循環阿特金森循環與傳統式發動機的工作中循環對比,其最大的優點便是做功行程比壓縮行程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擴張比超過壓縮比。更長的做功行程能夠 更合理地運用點燃后有機廢氣殘留的髙壓,因此 汽柴油高效率比傳統式發動機高些一些。只需懂了這一點,阿特金森循環就明白了七成。 1882年,James Atkinson創造發明了一款發動機,與當初的伯特循環發動機不一樣的是,這款發動機壓縮行程和做功行程時,活塞桿的偏移是不一樣的。大家都知道發動機的運行全過程分成進氣口、壓縮、做功、排氣管四個環節,傳統式發動機四個環節活塞桿行程是同樣的,而阿特金森循環是怎么保證壓縮和做功環節行程不一樣的呢? 阿特金森發動機應用了比較繁雜的曲軸做為驅動力從活塞桿到發動機曲軸的輸出,而活塞桿具體行程如下圖所顯示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