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工業和日本高紙業共同開發了鋰電池的高耐熱技術,可應用于電動汽車,提高續航能力。目前電動車配備的鋰電池在發電過程中會因化學反應產生熱量。一旦溫度超過45,電池的發電性能就會降低,需要冷卻系統進行冷卻處理。然而,冷卻系統雖然可以冷卻電池,保證其正常工作,但也影響了工作效率,導致行駛距離縮短了30%左右。這項新技術將擺脫汽車鋰電池對冷卻系統的依賴,不僅可以降低自身功耗,還可以減輕車身重量,一次充電的行駛
里程(
查成交價|
參配|
優惠政策)可提高30%至40%。據了解,新技術使用氟化合物代替易燃的電解質成分,即使溫度升至60,新電解質也能正常工作。此外,植物纖維經過精細加工制成的絕緣材料比目前的樹脂薄膜產品具有更高的耐高溫性能和更低的膨脹率,大大提高了絕緣件的耐熱性。同時,用于電極的粘合劑也被高耐熱材料取代,即使在高溫下也不會溶解。消息稱,新的電解液產品已經提供給汽車和電池廠
商(
查成交價|
參配|
優惠政策)試用,新的電極產品也在試用計劃中,預計2020年實現商用。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