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區的車牌號是:鄂E,行政級別是:市轄區,人口約:約4.6萬人,人口密度為:387人/km,面積約:119平方公里,郵政編碼是:443000
簡介:宜昌市轄區。位于市區南部。轄3個街道。面積119.67平方公里,人口4.6萬。區府駐正大路,距宜昌市中心16公里。古稱猇亭,又名興善坊、虎腦背、古樓背。民國時期設猇亭鎮公所,1949年后為宜都縣古老背區,1957年為古老背鎮,1962年恢復古老背區,1982年劃歸枝江縣,更名為猇亭。1983年改公社為鎮。1994年劃歸宜昌城區,1995年設置宜昌市猇亭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全區以丘陵為主,東部、東北部、
東南部均屬黃土低丘,地域約96平方公里。年均溫16.5℃,年均降水量1000~1200毫米。宜(昌)黃(石)高速公路、318國道橫貫區境,三峽機場建于區內,轄區內有長江岸線22公里,港口4個。工業以化工、輕紡、建材、機械為重點。大中型企業有三峽航空公司、四八二0工廠、宜化集團、富磷集團、吉宜碳素廠、葛洲壩造船廠、宜昌正大有限公司。農業以水稻、小麥、紅苕種植為主。副食產品以豬、禽、蛋、魚為主,干鮮果品以柑橘、梨、李子為主。區內盛產金頭蜈蚣,銷往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區內有水果、蔬菜、養殖三大基地。有電大1所,中學4所。有三國古戰場,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古纖道、清同治石碑。宜昌市夷陵區古稱夷陵,是宜昌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市轄行政區。區境環繞宜昌市城區和葛洲壩水電樞紐,東連遠安、當陽,西鄰秭歸、興山,南抵枝江、長陽,北與??到尤溃媳遍L103公里,東西寬約77公里,總面積3424平方公里,人口54.65萬。北屬大巴山脈的荊山支脈,呈西南至東北走向;南屬武陵山脈的石門支脈,呈東西走向。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西北向東南梯級傾斜下降。夷陵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受地勢影響,氣候垂直差異很大。長江黃金水道橫貫東西,焦柳鐵路縱穿南北,三峽機場坐落境內,還有宜黃高速公路經過,形成了水陸空全方位交通網。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