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動機活塞往復工作過程中,燃燒室中的氣體通過活塞環與氣缸壁之間的間隙逸入曲軸箱,這是產生油泥的主要原因。
竄氣包含各種未燃燒的產物、灰塵、金屬氧化物等。進入曲軸箱后,與機油混合,隨著進一步的氧化和冷凝,形成潤滑油的酸不溶物,然后與其他固體和水蒸氣結合,最后形成油泥,到處沉淀。
油泥的產生是正常現象,任何發動機都會產生油泥。越來越多的油泥形成與車況、工況、燃油質量、車輛保養等密切相關。
發動機不同部位產生的油泥可分為低溫油泥和高溫油泥。
低溫油泥是由竄缸混合氣(包括未燃燃油和水)和機油共同作用產生的。即在低溫或短距離運行時,曲軸箱內的水和燃油沒有完全蒸發,從而形成乳化,導致油泥的產生。
高溫油泥在發動機高溫運轉時聚合成一些比較大的分子,導致機油變稠,也就是機油的粘度發生了變化,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油泥。而且這些油泥經過高溫加熱后會變得又硬又脆,大大增加了發動機的磨損。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