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盤上顯示的續航
里程(
查成交價|
參配|
優惠政策)只是根據車輛剩余和平均功耗計算出來的參考續航里程,絕對不是最終能開的續航里程。續航里程的確定需要前提條件,測試情況一定要明確。所以目前為止基于一些條件模擬出來的續航里程一定不能準確預測未來可能的行駛狀況。目前國際主流測試案例主要有EPA案例和NEDC案例,國內很多主機廠也采用60 km/h等速案例。汽車之家的專業評測團隊也有自己的案例標準。是EV AH-100的續航測試標準。本案例主要講的是平均時速302km/h的低速工況,包括城市道路、環路等路況。當你買電動車的時候,你可以參考關于評估汽車續航里程的文章。如果平時開電動車,車的使用場景也是不一樣的。換句話說,情況不同。能開的續航里程肯定和廠家宣傳的不一樣。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電腦的儀表盤顯示還有300公里。如果此時把車開上高速,最終續航距離肯定不到300公里。畢竟高速行駛不是電動車的特長。原因很簡單。電動車沒有變速器,轉速越高電機輸出越大。另外,速度越大,風阻越大。原來風阻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電動車其實是怕跑高速的。儀表板上顯示的續航里程是根據剩余電量和平均功耗水平模擬的。你實際能開多少,跟車輛的載重、駕駛習慣、駕駛條件密切相關。平時用車,根據實際情況做個規劃,以免供電平。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