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代步車問題由來已久,技術陳舊,事故頻發,嚴重危害正常的社會交通秩序。討論最多的問題是,既然老年代步車這么不安全,為什么不嚴格控制?事實上,早在2019年初,公安部等六部委就發布《關于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要求組織清理整頓低速電動車,限制新增低速電動車容量,加強低速電動車規范管理。低速電動車是指行駛速度低、續駛
里程(
查成交價|
參配|
優惠政策)短、電池、電機等關鍵部件技術水平低,用于載客或載貨的三輪、四輪電動車,包括老年代步車。2018年央視王牌節目《焦點訪談》也花了15分鐘分析低速電動車現狀,用一句話概括?,F在的低速電動車屬于“四不像”和“隨便”。真的是時候照顧他們了,照顧到底!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由于老年代步車數量龐大,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顯然不切實際。因為幾乎所有的老年代步車都沒有上牌,而且銷售模式也和汽車不一樣,所以無法準確統計實際的代步車數量。但根據目前國內老年代步車的年產銷數據,可以粗略估計社會保有量至少達到了1000萬輛。因為僅2018年,國內低速電動車產量就達4542萬輛。尤其是在山東、河北等地,圍繞這種低速電動車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年產銷量巨大。因此,在過去十年的快速發展中,這種集群產業實際上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一方面是巨大的產銷量和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低速電動車引發的事故多達84萬起,其中死亡人數接近1.9萬人,因碰撞致殘的人數更是不計其數,數據觸目驚心。另外,由于這輛車沒有任何登記證,一旦被當作事故車使用,肇事者就可以跑了。老年人代步車,俗稱樂老人,不需要駕照、牌照、保險、汽油、專用充電樁。因為成本低,駕駛門檻低,外觀像能遮風擋雨的車,所以很受歡迎。但由于安全防護能力接近于零,加上駕駛員沒有接受過專門的駕駛培訓,大多不遵守交通規則,甚至有些老年代步車只走機動車道,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即使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也常常因為車身過大、車速過低而導致堵車。換句話說,無論是機動車還是非機動車,對老年代步車幾乎都存在一邊倒的抵觸情緒。當然,也有人說老年代步車其實是基于實際需要,比普通電動車續航里程更長,而且由于是四輪結構,跑起來更穩。相比三輪或者兩輪電動車,安全性其實更高。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只要我們引導學習,加強老年代步車的行業管理,在安全方面建立統一的質量標準,就像汽車一樣,老年代步車其實有比較廣闊的市場。對此你怎么看?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