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一輛十萬左右的車,是在大眾和吉利之間徘徊,該如何選擇?
15萬以下選擇國產,15萬以上選擇合資!
我第一輛車是2012年買的吉利,當時六萬多買的,八年開了十萬多公里,由于開的比較愛惜,除了異響沒有其他任何毛病,平時只做保養,其他東西也沒壞過。
去年把吉利置換了一輛速騰,落地16萬多。因為當時時間比較倉促,所以沒有做好功課,買完速騰真的后悔,因為當時是準備買長安75普拉斯的。
這就說說合資與國產吧:
或許有些沒開過大眾的思想還停留在以前,覺得大眾皮實耐造,覺得日本車省油還保值。
我買的速騰半年多,開了一萬來公里,各種的異響,各種的心煩。我姐買的高爾夫也是同樣毛病,大舅哥買的新寶來,落地12萬,車內異味大,五千公里兩個故障燈亮。
再開開現在的國產車,說實話除了比合資費點油,但是其他方面確實不比合資車差哪里,內飾漂亮配置又高,空間又大,用料也良心。
一般家庭用車,只要不是打算開幾年就換,談保值都是扯淡,十來萬的車,十多年后都是廢鐵價格!
買合資除了比國產多了那么一丟丟面子,其他都扯淡!
這個10萬左右買車建議還是合資車吧,這個價位的合資配置上差一些,但是整車質量基本還是比國產要強,開過五萬公里以上國產與合資就顯示出差距了,小毛病多,三天兩頭跑修理廠,真的浪費時間和精力,合資相對來講強很多。買國產與合資不要綁架愛國與否,消費者買合資也好買國產也好都向國家依法納稅了,建議你選合資車!
實話實說,十萬左右預算確實有點低。
但對于普通工薪階層來說,十萬也不是個小數。
買一部車,除了車款之外,還有一些七七八八的其它費用支出,這部分也要考慮在內。
十萬預算,合資(尤其是你說的大眾)只能考慮部分乞丐版的家轎車型,甚至可能連倒車影像都沒有的那種。至于SUV,你就別想了。
但十萬左右預算的自主品牌車,尤其是你所提到的吉利,還有很多選擇的,家轎和SUV都有,各方面都還湊合。
這時肯定有人會說,自主品牌質量不如合資之類的話。我想說,現在都什么年代了?造車工藝經過多少輪升級換代了?還有人來用這種有色眼鏡來說事兒!都是在國內采購零件組裝生產的,相同價位之下,自主品牌它能差到哪里去?
買車之前,除了品牌、價格、配置、舒適性等之外,還要考慮一下油耗和保養成本,長年累月下來,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至于保值什么的那都是扯淡,別以為合資就一定比自主品牌保值。
車子嘛,畢竟買回來至少還是要倍伴你幾年的,十萬的車,無論是合資還是自主品牌,開幾年之后,你肯定會有點嫌棄。
等你想轉手或置換時,估值一樣低到讓你懷疑人生。
這是我個人的心路歷程,可能不一定人人都會如此,僅供參考。
講道理,現在十五萬以內,別說大眾了,任何合資品牌都不夠自主品牌打的。目前SUV榜一到榜三 H6 CS75 博越,星瑞領克等也在逐步蠶食轎車市場,可以多去試駕一下。
這兩個就很簡單選擇了。
1、想要長期持有選吉利,想開個兩三年換車選大眾。
2、在意品牌,選大眾,其實就是面子問題,吉利現在也并不必大眾差,吉利收購沃爾沃,多少有沃爾沃的技術。
3、要配置高,吉利碾壓大眾。在2017年同價位里面帝豪手動頂配和桑塔納手動低配一個價位,帝豪配置碾壓一切,桑塔納只有個收音機,輪轂還是鐵輪轂。但帝豪的配置就太豐富了,如內置行車記錄儀、倒車影像、雷達、胎壓監測、ESP、自動大燈、自動空調、還帶天窗。可以說國產車的配置碾壓一切合資車。
你在10萬左右的大眾選車,無非就是中配的朗逸和寶來1.5自吸的,吉利的帝豪GL和繽瑞這個價位都能落地,如果預算在充足14W左右落地,吉利的星瑞中配,2.0t沃爾沃的發動機可以讓你滿足B級車的享受和動力,碾壓同級別的任何合資車。
十萬級別吉利與大眾 汽車 均非理想品牌·二選一建議選擇吉利
購車預算10萬選擇大眾 汽車 有哪些可選項?
似乎這是價格匹配且熱度比較高的選項,然而這些車的品質真的是不敢恭維。
朗逸寶來兩車屬于“兄弟車型”,是分別出自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的同級車,本質是沒有任何區別的;所謂的寶來是“全球車型”而朗逸是特供車型,這種說法并不對。因為寶來的原型車是第四代捷達,速騰則是第五代捷達,這幾款車只是不同年代款的捷達的更名車而已;那么在速騰發布之后,寶來當然是被淘汰的車型,所以寶來朗逸都不是全球車型。
重點:大眾 汽車 合資生產的所有車都是“特供車”,從車型年代款分析連邁騰都不例外,因為邁騰不是最新款帕薩特而上汽帕薩特卻是新的年代款。然而這些車與海外版本還是不同,比如北美的大眾 汽車 除了高爾夫GTI用濕式雙離合以外,其他車輛都用6-8AT變速箱,甚至連捷達都用了8AT。
然而同款一汽大眾捷達還在用DQ200干式雙離合,兩相對比足見合資捷達是工業垃圾;當然單純的變速箱差還不是核心因素,同款1.4T發動機區分高低功率也是問題所在。所以朗逸寶來的增壓版本是不值得選擇的,這兩款車既沒有理想的品質,也沒有理想的性能。
那么剩下的「1.5L·自然吸氣」版本是否值得選擇呢?僅從動力、油耗與質量分析的話,這兩款車與其指導價也是絕對不匹配的,說白了就是虛高很多。比如發動機還是動力羸弱的多點電噴機,技術已經非常的落后;手動變速箱用MQ200-5MT(五檔手動),但美版的手動擋大眾 汽車 均用6MT,差距可見一斑。
剩下的6AT手自一體版本也沒有亮點,一般認為AT變速箱的換擋會比較平順;但大眾 汽車 沒有自主研發的優秀AT,選擇的是愛信精機的AT變速箱。豐田 汽車 是控股愛信的車企,然而豐田的AT轎車同樣有比較嚴重的換擋頓挫問題;所以大眾 汽車 等使用同品牌變速箱的車,其實際換擋平順表現也是可想而知了。
綜上所述,大眾 汽車 的選項并沒有使用什么先進的技術,內燃機穩定性有待商榷,變速箱缺點大于優點;至于車身結構的強度水平也是“有口皆碑”的,雖然帕薩特兩度測試得出了完全不同的成績,但進行相同測試的邁騰和途觀L成績同樣差,不過因關注度低所以沒有重測。
朗逸寶來與捷達品牌的VS5·SUV也都是MQB平臺的產物,價格定位低了很多,車身用料的標準也是可想而知的。比如VS5公布的高強度鋼占比連30%都不到,而超過80%的途觀L似乎也沒有讓A柱不彎折;大眾 汽車 的“品質神話”早已經破滅,在緊湊級轎車故障最多的前十名中,朗逸、速騰、凌渡都是在榜的,寶來排名略低一些但問題也不少,而剩下的都是合資 汽車 。
10萬預算選擇哪些品牌的轎車能省心一些,同時車輛真的有高品質呢?
毫無疑問得從自主品牌里找一找,以下兩臺轎車都算同級別的高標準選項。
1:10萬以內預算可以選擇長安銳程CC的新款,指導價雖然是九萬起步,但銷售終端的價格是要低一些的,能控制在10萬落地則性價比很高。這款轎車的車身尺寸達到了4800*1825*1465,軸距2770mm,中型轎車的尺寸帶來了充足的駕乘空間;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獨立懸架也有不錯的駕乘感受,內飾的設計水平也是比較理想的。
這款車的亮點在于動力也夠用,新款換裝的JL473ZQ5·1.5T發動機有132kw/300N·m(1250~3500rpm)的動力儲備,匹配七檔濕式雙離合可以實習9s等級的破百性能;雖然這個標準算不上同級別最強,MG6是可以突破8秒的,但是能讓濕式雙離合做到平穩換擋且動力也不差的轎車就不多了,銳程CC是有這個特點的。
配置不在贅述,了解標準會遠高于同級別合資 汽車 即可;需要了解的是質量表現,這款車的百車故障率平均只是100多一些,而達到200個故障左右的合資轎車還被視為“省心”,可見國產 汽車 是真省心了。
2:指導價10.78-14.78萬的秦PLUS·DMi已經開始銷售,這款車應當是10/15萬區間段最值得選擇的轎車。首先車輛免征購置稅,因其為插電混動 汽車 (屬于新能源車);其次車輛采用了ECVT架構,是電驅為主的節油轎車,1.5L阿特金森發動機主要用于增程發電,43%的熱效率可以在只用油電混合模式的前提下實現4L/100km以內的超低油耗。
同時中低配有55KM的純電續航,中高配有120km的純電續航,日常代步不需要用油;刀片電池首任車主終身質保,用車成本低到不能再低。而且低性能版本也有7.9s的破百成績,中高配達到7.3秒,性能也是同級別的標桿。
秦PLUS的車身尺寸為4765*1837*1495,軸距2718mm,尺寸等級也屬于中型三廂轎車,駕乘空間是充足的;車輛的外觀設計比較前衛,LED大燈的 科技 感很強,顏值總算是比較高了。
內飾有多種配色,平底方向盤、懸浮旋轉車機、高爾夫球電子檔桿,這些設計都大大提升了車輛的 科技 感;懸浮屏使用的是系統比較完善的Dilink智能系統,多平臺針對Dilink開發的軟件讓這臺車機的可玩性比較高。
可以說秦PLUS是十萬級別燃油轎車的“終結者”,這款車是必然會熱銷的,所以可以作為首選項;而十萬以內落地的選項目前還真是銳程或移動比較不錯,吉利奇瑞的選項仍以多點電噴機和無級變速器為主,使用體驗是要差一些的。
所以建議去感受一下這些優秀的國產轎車,再去看朗逸寶來速騰凌渡、軒逸卡羅拉等車的感受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不忍直視。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保留版權保護權利
預算16萬,今天試駕了上汽大眾途鎧,一汽大眾高爾夫,吉利領克02。途鎧14萬左右,最不滿意的是內飾全是硬塑料沒有質感,配置少的可憐特別是安全配置。后輪半獨立懸架舒適性不好,干式雙離合有點顧忌,發動機聲音很大。高爾夫16萬內飾配置舒適性都好試駕一圈基本滿意。領克02,16萬左右配置非常豐富特別安全配置,內飾特別有質感高級感,試駕操控性和舒適性都還好,雖然是三缸發動機但一腳油門下去推背感非常強。領克02和高爾夫二選一我最后選擇了領克02,高爾夫的隔音效果沒有領克02做的好,特別是胎噪。
國產車毋庸置疑現在已經是進步了很去,但和大眾品牌相比多少還是有差距的。相同的價位建議還是買大眾!
選吉利吧!
大眾十萬左右的桑塔納捷達老氣橫秋塑料中控臺不是灰就是黑,鈍純的外型嚴重的低配,就我個人喜好大眾別說十萬左右的車,大眾所有的車型設計內飾總感覺怪怪的,當然外觀還是有幾款好看的,但一看到內飾就沒什么購買欲望。質量應該都可以。
吉利做為國產車的后起之秀,十萬左右的車型更是下足了工夫,無論外觀內飾配置設計都有不錯的產品,家五年前買了一輛裸車7.12萬落地7.9萬的15款帝豪Ec7,去年又買了一輛裸車8.9萬落地10萬的20款繽瑞,感覺帝豪己經很不錯了,繽瑞更加的不錯,明顯感覺有質的大幅度提升,尤其是智能配置。
帝豪我爸在開,繽瑞我弟開,這兩輛車我經常開。而我還有一臺寶駿310,過兩年換車,也是選吉利的,看重了繽越的1.5T三缸發動機的馬力與扭矩,更喜歡他的內飾。我本人還開過很多車型大眾寶來,本田鋒范,奇瑞捷途X70,別克GL8,本田奧德賽,長安小面包,英菲尼迪Q50L,奧迪Q5。感覺拋開面子牌子問題,從自身感受來說真沒有多大的區別這些車。記得有個節目,讓幾個女生朦上眼睛讓他們坐在一臺比亞迪F3的副駕,然后駕駛員在場地一頓操作,讓他猜價位猜車,這些女生都猜是百萬級別的超跑,摘了眼罩都驚嘆尷尬了,怎么是臺F3。
所以買車自用家用還是十萬左右,為何不買主觀體驗感更好的車呢?像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還有用得到的東西。再一個個人有支持國貨的情節,何況國貨也再崛起!
十萬左右看你對車的要求:作為開過兩款車的車主,說說我的看法
1、如果你買車是為了自己開的舒服,家人坐的舒服,并且享受超高的配置,首選吉利。大眾10幾萬的車跟這個沒有關系。
2、如果你現階段只看中別人眼中的合資勢利眼,并且很在意的話,你就選大眾,畢竟是合資,除了上面說的配置舒適配置沒有,他畢竟是個合資企業車。
3、如果你只想買SUV車型,兩款里面只能選吉利,大眾沒有選擇。
最后說一下,買國產車不丟臉,國產車沒我消費,怎么能夠發展起來,現在的國產車越來越好了。我是吉利博越車主,將近4年的車齡,除了常規的保養,車從來沒進修理廠換過啥東西,也沒出過毛病。油耗是比同價位的合資車高點,但是同配置的合資車的油耗都比他高。
10幾萬的吉利車可選的太多了,小十萬的轎車有繽瑞,博瑞,帝豪 ,SUV有博越,繽越等。大十萬的轎車有領克03(性能車),SUV有星越,領克01/02等等,選擇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