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中的“2.0T”和“2.5T”有什么區別?
大致區別是,油耗:2.0T的車100公里平均油耗10升左右,2.5自吸在12升左右;車船稅:2.0T360元每年,2.5自吸720元每年。動力:看調教,一般2.0T功率更大。行駛感受:2.0T初期在渦輪介入后動力強勁,2.5自吸動力成線性上升,更順滑,兩者比較如下:
維修保養:2.0T后期保養維修更貴,2.5相對便宜。碰撞后果:因帶T發動機內部壓力高,溫度也更高,個人認為會比自然吸氣的要嚴重。
因為自己開的就是2.5v6發動機,2.0T的也開過,個人感覺上來過,2.0T的渦輪介入快,提速的感覺確實很明顯,我的車是7速手自一體,油門稍微重一點,2.5V6的提速在變速箱快速降檔的同時也是很猛的,并且動力呈線性上升的,發動機聲浪也是很渾厚的,動力源源不斷,很有底氣,后期絕對是秒2.0T的。油耗2.5的我開的話一般在10和11之間吧,高速在8到9左右。2.0T的油耗不清楚,估計會低不少吧!最后說明一下我的車是英菲尼迪G25,可能感受上會跟銳志還是有點區別吧。
汽車 中的2.0T跟2.5T,別看只是數字不同,但是落到實處,區別非常大,超乎普通人想象。接下來,我來說說 汽車 中2.0T跟2.5T的區別在哪些方面。
2.0T跟2.5T, 看似二者的排量只少了0.5L,但是其實際代表的意義是不一樣的。2.0T就是一個普通的排量,下到國產車 ,上到BBA都在用,應用廣泛。
與之對比的2.5T,則是高端車的專屬發動機,一般的車根本用不起,因為這種發動機技術復雜,成本高,溢價高,是放在高端車上面抬高車輛溢價的,以便賣高價。
以搭載2.0T發動機的車型舉例,搭載2.0T發動機的國產車很多,有奇瑞瑞虎8,瑞虎8PLUS的2.0T 254馬力,長城哈弗的2.0T 211馬力,廣汽傳祺M8的2.0T 254馬力,長安藍鯨系列的2.0T 233馬力等等。這些搭載了2.0T發動機的車型,價格在13 22萬不等,價格較低,比較親民。
同時,搭載2.0T的合資車價格也不算特別高,比如老款漢蘭達的2.0T 220馬力,大眾的EA888系列2.0T 220馬力,通用別克的2.0T 237馬力等等, 價格在16 35萬之間。
就算是搭載2.0T發動機的豪華車,如凱迪拉克XT5/XT6,價格最貴不過45萬。寶馬三系,五系的2.0T 254馬力發動機,起售價拉到了35萬,不算特別離譜。
由此可知,2.0T是一個非常常年的發動機排量,車型眾多,價格相對較低。不過,搭載2.5T發動機的車,那可就貴多了。
比如搭載2.5T 313馬力發動機的奔馳S級,指導價高達91.78 178.17萬,價格高昂?;蛘呤谴钶d2.5T 250/300馬力的保時捷718,指導價高達54.5 157.8萬。
除了價格外,2.0T跟2.5T第二個區別就是發動機動力,這里又可以分為紙面參數跟實際動力表現二塊。
紙面參數很好理解,就是二款發動機標定的參數,比如最大馬力,最大扭矩,最大扭矩轉速等等。從目前量產的2.0t跟2.5t發動機來說,2.5t的紙面參數是遠遠大于2.0t發動機的。
收集了一些2.0t發動機的紙面參數,對比一下就明白了。
與之對比的2.5T數量比較稀少。
通過對比可知,2.5T發動機無論是最大馬力,還是最大扭矩,都要比2.0T發動機強一些,這是紙面參數上的強。
從實際表現來說,2.5T發動機的動力表現,也比2.0T強。主要原因在于搭載2.5T發動機的都是高端車型,動力本來就是一大賣點,與之搭配的變速箱以及變速箱調教都會對動力進行優化。
比如保時捷718,本身是超跑,為速度而生,官方0 100加速僅為4.1S。而作為商務旗艦轎車的奔馳S級,搭載3.2T發動機后,0 100加速可以跑到5.6S,性能強悍。
當然,馬力越強悍,油耗自然是越高的,這也是2.0T跟2.5T發動機的區別之一。普通2.0T發動機,油耗在8.5 12L之間,2.5T發動機普遍在9 20L之間。
2.0T跟2.5T在技術方面也有明顯的區別,第一個就是排氣量不一樣,一個是2.0L排氣量,一個是2.5L排氣量。所謂排氣量 指的是活塞從下止點到上止點之間的排氣量。排氣量越大,就可以在氣缸內吸入更多的空氣,同時與空氣以14.7:1配比的汽油也更多,動力也會更強。
第二個不同,在于氣缸排列。絕大多數2.0T發動機,都是直列四缸,可以在平順性,噪音,穩定性取得較好的平衡。但是2.5T發動機,大多為6缸發動機,有的是跟2.0T類似的直列六缸,比如奔馳S級上面的2.5T發動機。有的則是呈V型排列的2.5T W6發動機,比如大眾2.5發動機。
第三個不同點,在于增壓技術不同。普通的2.0T發動機,普遍采用單渦輪增壓,以電子小渦輪為主。這種渦輪增壓技術,可以精確控制渦輪進氣效率,減少渦輪遲滯,在低轉速就能建立渦輪壓力。而2.5T渦輪增壓發動機,大部分使用雙渦輪增壓技術,因為一個渦輪不夠用,一般使用機械渦輪增壓+電子渦輪增壓。低轉速使用電子渦輪增壓,減少渦輪遲滯。高轉速就可以雙渦輪共同發力,進氣更多,動力更強。
第四個不同,在于輕量化技術以及更加先進的技術?,F在的2.0T發動機,為了實現大馬力低油耗的目標,采用了一系列新技術,比如集成式進氣歧管,可變排量機油泵,低摩擦涂層,350bar高壓噴射技術,進氣歧管/缸內直噴雙噴射技術等等,目的就是為了節油。而2.5T發動機已經面臨淘汰,技術更新慢,也沒動力更新,在新技術的運用方面,比不過2.0T發動機。
我國為了碳中和目標,推出排量稅。排量越高,繳稅越多,進口繳稅也更多。
目前排量稅分為以下檔次:
假如一臺三十萬的車,2.0T跟2.5T排量稅差1.2萬。
以上,就是2.0T跟2.5T發動機之間的不同,如果你有別的看法或者需要補充,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想買車的看網評,那你肯給要被誤導。但如果你運氣好,看到我的評價,絕對收益。一般評論渦輪,自吸就三種人。第一種,賣車的人,他賣什么車,什么就好。第二種,買過車的,自己家孩子越看越漂亮,自己買的什么,就說什么好,例如我的車如何如何…。第三種,沒有車的鍵盤神人。我自己家前后有過三輛,別克凱越1.6L,奔馳glk260 2.0T,奧迪a6 3.0機械增壓,另外開過很久的glk300 3.0v6,是借的。下面說選車,提速網上噴子說渦輪快,我說,和價格成正比,去試駕。再說頓挫感,猛踩油就有換擋頓挫,一下收油,也會有,主要是駕駛習慣,渦輪車照樣開的平順。自己感受就是,別克凱越我直接油門到底都不會頓挫,因為加速太慢了!?。∽晕巾樤?,加速太慢了!!!還有就是cvt無級變速的原因。我開奔馳glk300,v6發動機,油門控制不好,自動擋換擋時一樣頓挫。開久了知道車子換擋邏輯,控制油門才是關鍵。再說噪音,打開發動機蓋,v6很安靜,說的v6,4L的很吵!渦輪不渦輪,有雞毛關系…坐在車里,高價位的車,靜音就好,抖動??!再說高速提速,鍵盤手總愛說,自吸多牛。真實答案是,看發動機功率和車重。2.0T和老3.0v6比,就是前段提速快,中段提速快,后段照樣提速快…別給我說國產2.0T啊…保養維護費用,我想說一樣的,好不?。u輪不需要保養,好不?。】偠灾?,渦輪不渦輪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價格…車子這個東西一分錢,一分貨。最后推薦選車動力不要太小,不然夏天空調一打,1.6的車爬坡都吃力…至少1.8以上。別聽網絡鍵盤神人的選黃金排量?;氐街黝},2.0T和2.5自吸比,沒比較的意義,發動機要具體到某一款才有意義?。?!很多無良廠家就是靠自己臉上貼金,好發動機就是動力足,超車輕松,爬坡不累,打空調不會擔心!國產2.0T還比如上1.8自吸,唉,郁悶。寫很多,沒條理,但絕非槍手,也不是亂寫
第一,發動機機構:2.0T屬于渦輪增壓,現在渦輪增壓主要分為三種,1,電子渦輪增壓,這個不經常用,可能是由于制造成本高?或是電子的容易壞?2,機械增壓,這個只有20幾萬的車才會有,優點,增壓及時,一步到位,使車子瞬間提升動力。就是造價成本太高。3,尾氣渦輪增壓,這個增壓技術最常用,便宜。但是具有一定延時性,車子必須多少轉后,渦輪增壓才能介入。既然是增壓,發動機壓力肯定大,所以發動機機身必須用鑄鐵的,鑄鐵發動機用了很多年了,也沒有什么,但是鑄鐵發動機重,使車身加重,車身已加重,油耗自然就高。
當然自然吸氣發動機就是2.5L自然吸氣啦。發動機機身可以用鑄鐵的,也可以用合金的,合金的輕,但是價格貴,相對鑄鐵缺點就是耐壓不高,耐高溫不高,但是對于自然吸氣發動機足夠了。
第二,機油消耗,2.0T機油消耗肯定多,而且必須用全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價格高,但是潤滑度,耐高溫度好,在增壓高溫的渦輪增壓發動機里只能用全合成了。
自然吸氣2.5發動機機油,礦物質也行,半合成也行,當然全合成最好。
第三,油耗方面,有人說渦輪增壓2.0T省油這種說法不完全對,為什么呢,想想一下都是一百公里,消耗的能量可定一樣,現在發動機技術都差不多,當然有些發動機吃的少,那是特例,大部分都是一樣的,渦輪增壓只有在怠速時省油,因為怠速時你就是2.0L當然省油了和2.5L相對。
那么就是城市代步2.0T省油。跑高速,好點路況一樣油耗。
第四,發動機價格,排量為王,2.5L發動機肯定比2.0T發動機貴。
2.0T是渦輪增壓車型其特點就是起步時的加速度要比2.5自吸發動機要快。而且在油耗要比2.5L的要低上不少。2.0T的缺點就是啟動時的抖動、后期保養機油的成本更高,渦輪的壽命短??偟膩碚f就是后期保養偏貴。2.5自然吸氣的特點就是,輸出比較線性(這其實跟車輛的調教有關),加速度沒有2.0T好。就拿大眾CC與豐田銳志比,可以說0~100Km加速能秒殺銳志。
2.5的車沒有2.4的有一輛,和一輛2.0T的,我個人認為也許是你選擇的時候比較糾結,看你喜歡不喜歡激烈駕駛,比如玩個提速啊,泡個妞之類的,2.0T的可以首選,但是光環的背后是要付出的,比如油質量要好,保養貴之類的,2.5的一般沒什么太多要求,穩定性好,一般注重平穩的老司機之類的可能會選得多,就是必要跟人家跑一下的時候有些信心不足,其實那都不重要,畢竟你又不是天天飆車,以上我自己意見,目前30出頭,駕齡19多年的一個司機感受,望有幫助于你。
換過很多車,有過2.0四缸的索納塔,2.5L6 寶馬525i;3.0V6的雅閣6代,3.5V6的奔馳R350;3.0水平對置六缸的四代力獅旅行;3.5V6雷克薩斯Is350;2.0T四缸五代高爾夫GTI;現在在開的是3.6VR6的帕薩特R36旅行和2
相對比自吸和渦輪增壓的車來說,還是更喜歡自吸的感覺,動力沒有遲滯隨叫隨到,只是斯巴魯的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的震動非常小,但是動力要到2500轉之后才開始發力,沒有自吸來的痛快!
2.0T的是4缸,瞬間加速度比2.8的都不遜色,但渦輪用著心慌慌,加壓的發動機對環境,保養比較苛刻,費用高些,2.5的是自然吸氣,加速度平穩,像一個上了年紀沒有激情的50歲左右,高速公路體現的淋漓盡致!渦輪增壓發動機噪音大,前期提速明顯。兩者的油耗估計都不相上下。
燒機油
區別大了,首先是排氣量不同。功率不同,現在有的 汽車 廠商2.0T的功率已經超過自家的2.5的功率了。一個人開車的前提下油耗不同,高功率2.0T的油耗不一定少于2.5排量的。再就是2.5排量的,有4缸機和6缸機,2.0T跟6缸機的2.5比,最高轉速不同,6缸機普遍高于2.0T的4缸機,6缸機的高轉速低檔位功率高,車速快,2.0T低轉速大扭矩,轉速相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