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芽的學(xué)名什么長在石頭上的一種可以吃的綠色植物
垂盆草(學(xué)名:Sedum sarmentosum Bunge)是景天科,景天屬多年生草本多肉植物。花莖細,匍匐,節(jié)上生根,葉輪生,葉倒披針形至長圓形,聚傘花序,花少,花無梗;萼片披針形至長圓形,花瓣黃色,披針形至長圓形,鱗片楔狀四方形,種子卵形,5-7月開花,8月結(jié)果。
分布于中國福建、貴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甘肅、陜西、河南、山東、山西、河北、遼寧、吉林、北京,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垂盆草一般生長在山坡巖石石隙、山溝邊、河邊濕潤處,極易栽培,對環(huán)境要求不嚴,家前屋后均可種植,也可盆栽,通常采用分株繁殖。
該種全草入藥,性涼、味甘淡微酸,有清熱解毒。
中文學(xué)名
垂盆草
拉丁學(xué)名
Sedum sarmentosum Bunge
別稱
狗牙半支、狗牙瓣、鼠牙半支、石指甲、佛指甲、打不死等
主要價值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不育枝及花莖細,匍匐而節(jié)上生根,直到花序之下,長10-25厘米。
垂盆草
3葉輪生,葉倒披針形至長圓形,長15-28毫米,寬3-7毫米,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狹,有距。
聚傘花序,有3-5分枝,花少,寬5-6厘米;花無梗;萼片5,披針形至長圓形,長3.5-5毫米,先端鈍,基部無距;花瓣5,黃色,披針形至長圓形,長5-8毫米,先端有稍長的短尖;雄蕊10,較花瓣短;鱗片10,楔狀四方形,長0.5毫米,先端稍有微缺;心皮5,長圓形,長5-6毫米,略叉開,有長花柱。
種子卵形,長0.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月。
產(chǎn)地生境
分布于中國福建、貴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甘肅、陜西、河南、山東、山西、河北、遼寧、吉林、北京(模式產(chǎn)地)。朝鮮、日本也有分布。生于海拔1600米以下山坡陽處或石上。
垂盆草
生長習(xí)性
垂盆草性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huán)境,適應(yīng)性強,較耐旱、耐寒,不擇土壤,在疏松的砂質(zhì)壤土中生長較佳。對光線要求不嚴,一船適宜在中等光線條件下生長,亦耐弱光。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5℃。
繁殖方法
垂盆草可采用:種子繁殖,也可采用無性繁殖,即采用枝條扦插法、分株繁殖法或壓條繁殖法,極易成活,通常采用分株或扦插繁殖,分株宜在早春進行,扦插隨時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