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飛車10怎么改裝車子
就是在藏身處改!!可能是你沒有看清楚解鎖的是什么吧!每個零件他分原廠、街頭、專業..說不定你是解鎖了其它~~
順便給你介紹下車子的調校吧!!這是我找到的感覺很實用
極品飛車10 EVO終極調教及調車講解~~!!!
首先說明,并沒有完美的調校,也沒有完美的車,針對賽道選車和改車才是王道。
本次EVO的調教我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通過反復的對比測試,終于有所建樹,這次調教比我上次極品飛車9的強車CGT的調教來說,花費了我更多的精力,貌似有點嘔心瀝血的感覺,嘎嘎~~
下面我先介紹一下極品飛車10 中除AUDI外最強車--EVO
三菱LANCER EVOLUTION是三菱汽車的旗艦跑車, 最初設計是建立在LANCER轎車的基礎上. 三菱公司為了參加世界拉力冠軍賽和SCCA專業拉力冠軍賽的賽事, 所以EVO系列在第5代之前都需要賽方的審核. 為了迎合賽方的要求, EVO就建立了LANCER系列的車型之上, 但是更加強勁, 而EVO和LANCER之間除了車型相似外基本就沒有共同點了. 從93年至今已有9個系列誕生. 第6到9代就不再需要滿足WRC的參賽要求.
EVO系列最初只是針對日本本土市場, 但到了98年, 少數5代和也6代通過“灰色進口渠道”進入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 之到2003年, 因為美國對進口車的需要增加, 使得三菱決定正式出口第8代EVO到美國. 美國最新的2005EVO擁有全驅渦輪增壓四缸276馬力的引擎. 2006年的車輛因為對渦輪贈壓的散熱進行了調整則擁有286馬力. MIVEC技術也加入了2006年的車輛中. 有趣的一點是, 日本本土的EVO由于三菱和其他車廠之間達成的君子協定在對外宣傳時不會公布超過280馬力, 但是在出口到英國的EVO的官方公布的輸出卻高到405馬力。
『Lancer Evolution 』通過在發動機的進氣口采用連續可變型氣門正時機構(MIVEC),優化了高轉速區域的性能,提高了燃油效率。
另外,渦輪增壓器壓縮機殼體的擴壓管設置在最佳狀態、提高了低中轉速區域的力矩及所有區域的響應速度,實現了全區域的高性能化。
4WD系統是搭載有ACD*1+超級AYC*2+運動型ABS*3的先進電子控制4WD系統和6M/T。另外,前后保險杠的設計也考慮了空氣動力特性,同時確保了高效的冷卻性能。
內飾方面在加速器、制動器、離合器的各踏板均采用鋁制踏板,不僅考慮了運動模式的操控性,令駕駛有了賽車的感覺。采用了接觸面上不易打滑、即使是長時間駕駛也不會感到疲倦的阿爾坎塔拉高檔人造皮革,和RECARO公司生產的光滑、乘降優良、高質感的真皮式前座椅。另外,換擋桿表面上嵌有碳制的銘牌。
*1 ACD(Active Center Differential)
中央差速器的差速控制裝置采用電子控制的油壓多板離合器,ECU根據車輛行駛狀況,將前后輪差速限制力控制在自由狀態到完全連結的范圍內,是實現高水平操控響應性能和牽引性能的系統。控制模式設定有適用干燥油漆路面的TARMAC、適用濕潤路面和未鋪設油漆路面的GRAVEL、適用雪地路面的SNOW共3種模式。超級AYC由一個ECU實施統一控制。
*2 超級AYC(Super Active Yaw Control)
超級AYC是一項控制后輪左右驅動力的技術,其是由設置在后差速器內的力矩移動機構在ECU的控制下根據行駛狀況對作用于車體的旋轉力矩實施控制、以提高轉向性能的系統。這不僅減輕了轉向不足,提高極限轉彎的性能,并且還可發揮出與防滑差速器(LSD)相同的牽引性能。ACD是由一個ECU實施統一控制,可取得單獨控制功能以上的效果。
*3 運動ABS(Sport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根據輪速傳感器和感知車輛減速度和轉彎狀態的G傳感器以及感知方向盤操作狀態的轉向角度傳感器得到的信息,ECU分別對4輪進行獨立控制,提高了制動時的車輛操控性能。另外,由于本車輛還配備有對前后輪的制動力分配實施最優化電子控制的EBD(電子控制制動力分配系統),在極限區域剎車時可增大對后輪的制動力分配、減輕前輪的負擔、提高耐衰減性,即使是在路面狀況和裝載狀態發生變化時也能夠始終發揮出穩定的制動性能。
下面就是EVO調車的重點了,請好好聽課~~!
本次EVO的調教我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通過反復的對比測試,終于有所建樹,這次調教比我上次極品飛車9的強車CGT的調教來說,花費了我更多的精力貌似有點嘔心瀝血的感覺,嘎嘎~~
10里的性能調試只能在我的車輛中使用,而且效果變化比較明顯,相對UG2來說簡化了很多,但是不能調下壓力是很大的缺憾。
我再強調一遍,沒有完美的調校,也沒有完美的車,針對賽道選車和改車才是王道~~!
這次奉獻出來的調教是所有賽道通用調教,當然針對每個賽道的調教我不方便告訴大家,如果有EW隊友參加比賽想要,可以站內短信CALL我~~!通用調教我具體參考了以下賽道:
1:North B
2:Brooks S
3:Ocean V
4:Univesity Way
5:Skyline Avenue
我感覺這5條賽道比較有代表性,也是跑道賽中最難賽道了~~!
閑話少說,把重點拿出來~~
1、引擎:3 2 3
2、變速箱:no
3、懸掛:221
4、氮氣增壓:2 2 3
5、輪胎:2
6、剎車:no
7、渦輪增壓:3 3 2
8、底盤高度:83%
(不知道用123來表示,大家能不能看明白,1就是豎排第一列,2是豎排第二列,3就是豎排第三列,真夠羅嗦的~~嘎嘎)
調車講解:
1、引擎:
就是扭力和馬力的調教,大家可能看出引擎的調教我偏重馬力,也就是獲得更高的極速,但是損失了扭力,即車輛加速度會較慢。哈哈~~別急,我通過調教變速箱的差速比和渦輪的晚介入解決了加速慢的缺點,用這個起步比AUDI的起步還要快~~(注:練習漂移的朋友,請調整為111,用來獲得最大的扭力,使輪胎和地面燒胎,飄移當然不能用EVO,請選擇后驅車)
2、變速箱:
不用裝,用原廠的(自己體會)。
3、懸掛:
極品飛車10中就是調整轉向比,而不是調整減震硬度,所以不能調整車輛過彎的側傾問題,比較遺憾。因為大家都明白轉向過度和轉向不足的區別,沒什么好說的,我偏重一點轉向過度,用來是EVO更好的切彎。
4、氮氣增壓:
很簡單,減小,噴的時間就長但加速效果差;加大,可用時間就短,效果更明顯。測試證明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資源浪費,充分利用氮氣并且在4擋后更穩定的加速,太猛車輛會難以控制。
5、輪胎:
這個沒啥好說的,調整為3,跑直道高速好用,但是多彎的圖會造成嚴重轉向不足。(飄移的請調整為1就行了)
6、剎車:
這個最簡單,你踩剎車干什么?降檔不就完了~!
7、渦輪增壓:
減小,你在低轉速的時候就介入,加大,高轉速轉向會很“勁”,并且轉速在靠近紅線時候提速很快。
8、底盤高度:
底盤太高的話,輕輕撞一下東西,或者方向打太多想拉回來車就會來回晃動。調低,車頭就會更容易受到控制,轉很大的彎都可以迅速拉回來而不打晃,高轉速時控制會更容易,但是在顛簸路面晃的比高底盤還厲害。顛簸的路段舉例:跳起飛坡、一些城市街道(主要是馬路崖子和綠化帶)、很急的上下坡道、石子路、草地等(純顛簸)
完畢~~!請隊友不要外傳,請尊重我的勞動成果,哈哈~~如轉貼請注明EW論壇,并到EW論壇點廣告,嘎嘎~~
哈,還有朋友非要我上傳每個賽道的調教,我就放一下血,先上一條吧~~
MS賽道調教:
1、引擎:3 3 3
2、變速箱:no
3、懸掛:2 2 2
4、氮氣增壓:2 2 3
5、輪胎:2
6、剎車:no
7、渦輪增壓:3 3 2
8、底盤高度:100%
這個跑道用AUDI的話可以跑到38~39,EVO用這個調教可以跑到40~41。差距不是很大了~!
ALLEN最喜歡跑的HP,用AUDI可以到1。08~1。10,而用我調教的EVO可以到1。13~1。14 HP賽道就暫不說了~~!
玩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