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區別是什么
在輔助駕駛中,主要是采用攝像頭進行車道線3次多項式的擬合,實現車道保持功能(即LKA);在自動駕駛中,主要是根據定位融合進行目標軌跡(即車道中心線)的規劃,實現車輛保持功能。
但是對于變道超車會車等場景,運動規劃需要獲取實時的感知信息,變道指令下的精確定位,以及高精度地圖信息,當前車道和旁車道的數據點計算,信號可能存在計算延遲。顯然只有攝像頭是不足以實現上述功能。
因此,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的軟件架構和開發成本也會發生根本的變化。這時需要針對不同的功能需求,制定不同的軟件架構。
對于L2級輔助駕駛,可能攝像頭就能很好的實現車輛保持功能;而對于L3級全自動駕駛,感知需求變多,信號流,系統架構也復雜了,需要依賴實時的融合定位,HD地圖等信息進行最優解計算。因此,運動規劃模塊更多的是定義在L3全自動駕駛架構中。
人機共駕形態的車上一般都會裝有很多傳感器,傳感器就像眼睛一樣能夠探測周圍的世界,比如攝像頭,毫米波雷達以及高精度地圖。這些傳感器都被放在一個車載芯片上面。
像人機共駕的形態,它所提供的價值是什么?比如說剛剛過去的國慶,很多地方都發生了大堵車。堵車時,首先要跟著前車,距離不能太遠,否則會被加塞;但也不能太近,不然會追尾。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需要要踩一腳油門,踩一腳剎車,這是一個非常機械、往復、疲勞的活動。通過人機共駕形態的智能駕駛產品,可以把駕駛員從疲勞往復的活動解放出來,進而解放人們耗費在交通擁堵中的一些精力。
(圖/文/攝: 問答叫獸) 蔚來EC6 小鵬汽車P7 MARVEL R 嵐圖FREE 奧迪A4L Model Y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