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凌放和威鋒怎樣選
合資品牌喜歡搞“雙車戰略”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其中豐田汽車尤為突出,幾乎每一款車型都有“兄弟車”,一汽豐田的凌放HARRIER(下文簡稱為凌放)和廣汽豐田的威颯就互為兄弟車。雙車戰略可以提升市場份額,但難免會形成競爭,導致“兄弟鬩墻”。廣汽豐田威颯和一汽豐田凌放,兩款車型該怎么選擇呢?
這兩款車的前身都是海外第4代HARRIER,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在這款車的基礎上進行改造。不過從成品來看,凌放的造型更接近海外版的原版車型,梯形的大尺寸進氣格柵上方用一條展翼式銀色鍍鉻飾條裝飾,將 LED車燈組和車標圈在了同一個空間內,增強了前臉的一體化效果。霧燈保留在車頭最下方的位置,圓圓的造型像是兩顆放大的雷達探頭。
廣汽豐田威颯的外觀有一種豐田SUPER的影子,它的進氣格柵雖然也是大尺寸的梯形設計,但是和前包圍的融合更到位,而且在下方加入了粗壯的銀色鍍鉻飾條,整體更為舒展。兩車的大燈組造型一致,都帶有非常犀利的視覺效果。
不過從整體的設計上來看,廣汽豐田威颯的前臉有一種年輕不羈的感覺,像是不被世俗約束的“雅痞青年”。而一汽豐田凌放的前臉比較圓潤飽滿,鋒芒沒有那么外露,給人一種“好好先生”的觀感。這兩臺不能說哪一臺顏值更高,只能說哪一臺更符合眼緣。
兩車的側面造型基本維持了海外版車型同款的設計風格,流暢的雙腰線刻畫出了動感的車型。不過從細節上還是能區分出兩款車型的,一汽豐田凌放的側裙只有黑色護板,而廣汽豐田威颯的側裙處加入了銀色鍍鉻飾條裝飾,顯得更有設計感。
尾部都是貫穿式LED尾燈,車頂的擾流板上也布局了長條狀的高位剎車燈。每款車型的后備廂蓋上都有各自的品牌標識,可以彰顯出自己的身份。
作為基于同款車型打造而來的兩款汽車,在內飾的格局以及用料上都采用了同樣的手法。一汽豐田凌放和廣汽豐田威颯的中控臺都以“馬鞍”為設計靈感,T字臺的功能區上布局懸浮式液晶屏、空調控制按鍵、旋鈕,并且將擋把操作區也融合在了這個區間內。
用料方面,南北豐田也基本做到了一致,中控臺都用了皮質材料進行包裹,車門內飾板上還加入了與T字臺相同的配色。也正是這個部分,展現出了南北豐田的不同。一汽豐田凌放依舊比較內斂,使用了與黑色相近的灰色作配色。而廣汽豐田威颯延續了外觀的活潑風格,用橘黃色皮革材料進行了點綴。
不過雖然都是中型SUV,并且是基于同一款車型打造而來,但是兩款車型的空間表現卻截然不同。廣汽豐田威颯的車身長度為4780mm,一汽豐田凌放的車身長度為4755mm,威颯比凌放要長一些。但因為布局的方式不同,凌放的空間反而比威颯的空間更寬敞。
坐在凌放的主駕駛座上,頭部距離車頂有一拳的距離,后排的頭部空間和前排的頭部空間一致,腿部距離前排還有兩拳的距離。而坐在威颯的后排座椅上,頭部就只剩一拳了,腿部距離前排座椅的靠背更近,只剩了一拳。
所以說,有時候不能只看車身數據就判斷一輛汽車的空間表現,明明威颯的車身數據比凌放的車身數據更有優勢,結果在空間上卻被凌放反超了。
最后來看一下兩車在動力和配置方面,2022款廣汽豐田威颯共有6款車型,三款燃油車、三款油電混動車型,燃油車搭載的是2.0L發動機,油電混動系統搭載的是由2.5L自然吸氣發動機和電動機組成的混合動力系統,只有頂配車型配備了四驅系統。
一汽豐田凌放共有7款車型,四款燃油車、三款油電混動車型,動力搭配和威颯的動力搭配一致。不過凌放的燃油版車型沒有搭載四驅系統,只有兩款油電混動車型配備了四驅系統。
而在配置方面,其他的主被動配置基本一樣,但廣汽豐田威颯的輔助駕駛配置更齊全,它具有HUD抬頭顯示和手機無線充電功能,而這些豐田凌放都是不具備的。
一汽豐田凌放和廣汽豐田威颯本是同根同源的一款車型,但是經由兩家車企打造之后,也體現出了不同的姿態,這也恰恰體現出了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對國內消費者喜好的認知。廣汽豐田威颯的后排頭部空間雖然比凌放低一些,但配置更豐富。在動力相同的情況下,配置就會左右消費者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