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長下坡要掛什么檔位?
已有超6400人死于長下坡路段!別再D擋帶剎車下長坡了!
去過云貴高原的朋友,一定會對那邊的長下坡路段印象深刻,很多路段一次長下坡就是幾十公里,這種路段其實非常危險,根據公安部的統計,全國1026處的長下坡危險路段,截止2018年12月,已經發生絕念2.4萬起以上的交通事故,平均每10公里發生27起,造成7.2人死亡,一共已經造成了6400人死亡。
很多人說,不就是一個下坡路段嗎?那是因為你沒有走過坡度很大,距離又很長的路段,這樣的路段往往不需要加油門,車就能因為自重的原因不斷的加速,而D擋的情況下,變速箱因為省油的取向,會不斷升檔,如果不控制車速,很快就會升到最高檔位,這時候你只能通過不斷的點剎去控制車速,這時候會發生剎車熱衰減,導致剎車距離延長,制動力下降,甚至出現剎車失靈,非常危險。絕大部分的長下坡路段的事故,都是因為剎車失靈導致的。
有人覺得,家用車不需要擔心剎車熱衰減,剎車熱衰減的都是大車,因為大車使用的是鼓剎,散熱不好,而家用車使用的都是碟剎,散熱性能更好。家用車發生剎車失靈的概率確實很低,但是熱衰減是存在的,無論鼓剎還是碟剎,剎車熱衰減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在很多長下坡路段,不需要剎車失靈,僅僅是制動性能下降,就可能導致危險的發生。
下面是福特翼博連續八次剎車的測試成績,要注意,翼博采用的是碟剎,但是在連續八次剎車之后,它的剎車成績相差有6米多,更何況,很多家用車采用的都是鼓剎,包括但不限于本田飛度、雪佛蘭賽歐、雪佛蘭科沃茲、大眾桑塔納、大眾POLO、老款的日產途達等車型。
那么家用車下長下坡,什么方式才是安全有效的,能夠確保萬無一失呢?首先手動擋車型和新能源車型,下長坡都是比較安全的。
手動擋車型,可以將檔位掛到低速擋,用發動機的反拖來控制車速,一般來說,2擋的時速不會超過30,這樣就能夠很安全地控制車速,減少使用剎車的頻率。
新能源車型,可以利用動能回收來控制車速,將動能回收的擋位撥到強回收,在下長坡的時候不踩油門就有很長的制動效果,也能比較平穩的控制車速。
那自動擋車型呢?有人說使用陡坡緩降功能可以嗎?陡坡緩降,一般適用于一些非常陡的道路,而長下坡路段雖然下坡的車速會不斷加快,但是還沒到那斗宏陸么大的坡度,使用陡坡緩解速度會太慢。其實如今的自動擋車型,大部分都可以手動控制擋位,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安全控制車速。
1、有L擋的車型。L擋也就是低速模式,很多老款的日系車都有,掛到這個檔位之后,變速箱會控制在2擋以內不會升檔,適用于長下坡的情況。
2、有M擋的車型。M擋其實就是手動模式,這時候把擋位切換到低速擋,就可以了。
3、有S擋的車型。雖然S是運動模式,但是一般不到紅線區不升檔,因此也可以用加減檔或者換擋撥片來控制車速。
如果你的車是自動擋車型,而且以上的模式都沒有,那么我建議就是開一段長下坡,就在馬路邊上專門設計的車道上休息一下,讓剎車系統冷卻一下,來防止出現制動性能下降的問題。
家用車的剎車熱衰減問題,雖然沒有大車嚴重,但是個人建議還是要留個心眼,不出現還好,萬一真的出現熱衰減,在長下坡路段會相當危險,寧愿未雨綢繆,也不要真的出現熱衰減之后去補救。
27公里長下坡,千輛車失控,近百人死亡!長下坡別再D擋帶剎車了!
27公里的路段,海拔落差1100米,自救匝道5個,加水站2個,建成以來有超越1000輛車在此燒毀,造成近百人死亡。這就是云南的死亡高速,云磨高速大風埡口到紅光農場路段。為什么這個路段,會出現這么多的車輛失控,那就是因為很多司機,喜歡D擋帶剎車下坡,導致剎車熱衰減嚴重,最終剎車失靈,或者剎車距離延長,導致悲劇的產生。
什么是剎車熱衰減?
剎車熱衰減,顧名思義,就是剎車在長時間剎車,或者頻繁重剎之后,剎車內部累計了很多的熱量,這些熱量會大大降低剎車的制動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剎車熱衰減。很多空頃人說,剎車熱衰減,只有大貨車才有。錯,剎車熱衰減只有程度之分,大貨車的剎車熱衰減更嚴重,而家用車的熱衰減程度要輕一點。平時我們日常駕駛的時候,家用車的熱衰減不足以產生危險,但是遇到這種長下坡路段,就不好說了。
為什么大貨車的剎車熱衰減更明顯,因為它們采用的大多數鼓剎,鼓剎是通過剎車助力泵施壓,使剎車鼓里的剎車片與鼓壁產生摩擦,然后產生制動效果,這種剎車的制動力比較強,成本比較低,但是因為相對比較封閉,因為散熱性較差,經常能看到,很多大車司機,往輪子上澆水,就是為了給鼓剎散熱。
家用車沒有剎車熱衰減?
很多人說,只有大貨車采用剎車熱衰減,家用車都是盤剎,不會熱衰減。盤剎因為采用的是裸露在外的剎車片,因此相對來說,剎車的散熱要好一點,剎車的制動力也要更線性一點,但是要注意,這不代表著盤剎就一點沒有熱衰減。以下為福特翼博的剎車測試,可以看到在連續多次剎車之后,翼博的剎車距離,延長了5-6米,所以千萬別說家用車沒有剎車熱衰減了。
而且,還有部分車型的剎車采用的是鼓剎,包括但不限于大眾的ID.4、POLO和桑塔納,老款的日產途達、老款本田飛度、雪佛蘭賽歐、雪佛蘭科沃茲。這些車型遇到長下坡,要更加留神,因為熱衰減更加嚴重。
無數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剎車熱衰減有多嚴重:
2017年9月16日杭州千島湖景區附近,山路長時間行駛的一輛轎車因為剎車失靈,直接滑下落差近一百米的邊坡。
2018年2月19號,四川的一輛奔馳C200,走山路長下坡之后出現剎車失靈,幸好當時車速較慢,車主及時使用電子手剎,連續兩次拉起,才化險為夷。
2019年,湖北省竹溪縣,山路行駛的一輛轎車突發剎車失靈,前去救援的拖車也因為剎車失靈直接沖下百余米深的山崖。
2021年2月17日,玉林市六萬大山森林公園景區,一輛豐田小轎車由于剎車突然失靈沖下山坡。
自動擋車型怎么下長坡?
開手動擋的老司機都知道,下長坡一般都是掛到低擋位,利用發動機的反拖來降低車速,這樣就能大大減少剎車的使用頻率,像很多開大車的駕駛者,都會使用這樣的駕駛方式。但是自動擋車型,該怎么下長坡呢?
第一種車型,有S或者M擋的,掛到S擋或者M擋,有人說,S擋不是運動模式嗎?你這樣下坡不是越跑越快嗎?可以肯定這個人沒有用過S擋。S擋是運動模式不假,但是它只有到了紅線區才升擋,所以是可以用它來保持檔位的,誰會下長坡還深踩油門?M擋就是手動模式,可以直接控制擋位。使用方式就是通過換擋撥片,或者排擋桿上的加減,一般是前后推動排擋桿來進行換擋。
第二種車型,有L擋的,掛到L擋,L擋一般是一些比較老的日系車會有。掛入了L擋,么變速箱的擋位就只在1擋和2擋間切換,無論怎么踩油門都不會上升到3擋或以上。對于下長坡來說,正好可以用來控制車速。
第三種車型,L、S、M擋都沒有的自動擋車型,這種車型,沒有其他的辦法,保險起見,開幾公里下坡,就在路邊專門設置的停車道停車休息一下,讓剎車降降溫。
事實上,剎車熱衰減這件事,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中東部平原地區還好,但是到了西部地區,比如說云貴高原這些地方,多山、多下坡路段,特別要留心熱衰減的問題,畢竟掛到M擋或者S擋,只有順手的事情,但是一旦真的剎車距離延長,甚至剎車失靈,在下坡路段就真的是九死一生了。別把生命寄希望于剎車系統的穩定性,真正的安全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遇到長下坡,你還用只用剎車來讓車輛減速,那就大錯特錯了!
汽車 的剎車在長時間使用的情況下,由于動能持續轉換成熱能,如果來不及散熱溫度就會越來越高,最后導致剎車失靈乃至出事故。
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引擎來給車輛減速??梢栽谙缕碌臅r候掛入低檔位(如果車速過快就要循序漸進,先用剎車把車速控制在安全車速,再把檔位降下去),然后收油,讓車輛的轉速降下來,用轉速來限制車輛溜坡。
這個時候如果溜坡的時候轉速還在上升的話,那就需要再降一個檔位。因為檔位越低的變速比約小,引擎對車輪的牽引力就越大,有人說這樣的話速度不會很慢嗎?但是如果降到一個檔位都不能控制車輛減速的話,那就說明坡度足夠陡,這個時候還求快是很危險的。
有人可能好奇這樣做引擎不會高溫嗎?其實 汽車 引擎的冷卻系統效率是很高的,除了里面有好幾升的機油不短循環以外,車輛引擎內還有錯綜復雜的水冷管道,將熱量源源不斷的帶到水箱內進行散熱,再把降了溫的冷卻液流回引擎管線內,所以不需要擔心引擎過熱的情況。
對于自動擋 汽車 ,可以將檔位掛到D擋后面的固定檔位上,手動擋的車直接控制降檔。
小技巧:如果車輛在山路上剎車失靈的話,可以嘗試用靠近山體的一側車身去慢慢的和山體進行摩擦,雖然車身會受損嚴重,但是至少可以保住生命安全。
聽說過空擋滑行吧,首先我想說的最最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在下長坡的時候絕對不能空擋滑行,對于下坡,特別是長坡陡坡,都是特別危險的事情。
由于慣性力的作用,下坡道路比上坡道路更難駕駛。如果是較短的緩坡,可在常規駕駛的基礎之上適當加減擋;如果是下長坡,應進行如下處理:
1、下坡前減低車速,使車輛以緩慢的速度進入下坡道。
2、下坡前換入適當的擋位,一般應選擇二或三擋。嚴禁在進入下坡路段后再換擋。
3、在下坡路段,嚴禁空擋滑行,必須掛入適當的擋位,利用發動機的牽制作用降低車輛滑行的速度。
4、下坡路段慎用制動,下坡前應試驗制動的性能是否良好,如有故障,應在排除故障之后再下坡。在下長坡途中,可間歇性地使用制動以便有效控制車輛下滑速度。
盡量避免使用緊急制動,在必須緊急制動時,需在車輛保持正直前進的態勢時方可進行制動。
5、下坡路段使用方向盤要輕,不可猛打方向盤,以防因慣性力大、速度快、方向盤使用不當而造成翻車。
6、車輛之間的距離應保持在50米以上。如果坡太長,各車的慣性力都很大,應適當增大車間距離。
7、如果下坡之后又是上坡,在接近坡底時,就要做好沖坡的準備,及時松開制動踏板,看轉速適時換入高速擋。
總之總結來說,下坡前減低車速,使車輛以緩慢的速度進入下坡道,下坡前換入適當的擋位,一般應選擇二或三擋。
嚴禁在進入下坡路段后再換擋,在下坡路段,嚴禁空擋滑行,必須掛入適當的擋位,利用發動機的牽制作用降低車輛滑行的速度,下坡路段慎用制動。
下坡前應試驗制動的性能是否良好,如有故障,應在排除故障之后再下坡。在下長坡途中,可間歇性地使用制動以便有效控制車輛下滑速度。盡量避免使用緊急制動,在必須緊急制動時,需在車輛保持正直前進的態勢時方可進行制動。
汽車 下長坡,看到你的描述:“掛二擋,不踩剎車,能跑到60到70km每小時”。說明這個坡路相對來說比較長,但是應該不是很陡!根據這種情況,實際上你可以掛D檔,帶著幾腳剎車就可以。
但是如果你下的長坡又長又陡,如果還按照上面的掛D擋帶剎車的方法,顯然是比較危險的。
主要是由于剎車系統在頻繁高強做使用時,會因為摩擦產生大量熱量,導致剎車盤產生過熱現象,剎車系統在高溫狀態下會產生剎車衰減,導致剎車距離延長,甚至導致剎不住的情況。
對于帶有手動模式或L檔的車型,在下陡坡時,可以掛入手動模式,根據車速逐級降檔,利用發動機的阻力控制車速,之所以腰逐級降檔,是因為沒必要一次性降檔過多,否則會導致發動機轉速過高。而掛入低檔位后,下坡時可以盡量減少剎車系統的使用頻率,特別是在一些陡峭的盤山路,這種操作是必要的。而對于帶有L檔的車型,在降低車速以后,直接掛入L檔,實際上變速箱的L檔就是一檔,也可以起到降檔限速的作用。 對于一些不帶有手動模式的車型,通常會利用變速箱的自動降檔程序,使變速箱降檔更加積極,這樣可以確保 汽車 速度不至于過快!
汽車 下坡最安全的辦法就是掛低檔位,使用“發動機制動”。適用于手動擋與自動擋 汽車 ,檔位越低,它的作用就越強。它具有輔助腳剎的作用,是一種為了安全起見要適當使用的減速方法,尤其是在下坡或高速公路上減速時。
發動機制動是一種利用發動機旋轉的減速方法。 汽車 通過踩下油門踏板加速,但是當松開油門時,發動機轉速下降, 汽車 由于制動力而逐漸減速。該減速力是發動機制動。也可以通過降檔和提高發動機轉速來獲得更強的制動力。
AT車的情況,視車型而定,打開換檔桿的“O/D(超速檔)”開關或轉向的換檔開關,或將檔位改為“2”或“L”低檔,可以加強發動機制動的制動力。
當踩下油門踏板時,燃油被輸送到發動機。由此產生的動力傳遞到車軸上,當車軸轉動時,車軸尖端的輪胎也同時轉動, 汽車 運動。
相反,如果松開油門踏板,燃油將不會被輸送到發動機,發動機將僅由輪胎的旋轉力驅動。此時起作用的阻力使 汽車 減速。這就是發動機制動的工作原理。檔位越低,阻力越大,同時發動機制動越強。
發動機制動器具有“輔助腳剎”、“減少制動裝置磨損”等作用。當踩下制動踏板時,制動裝置過載并消耗零件,但通過使用發動機制動,可以減輕制動裝置的負載,同時減少磨損。
手動擋 汽車 可以選擇一檔與二擋,自動擋 汽車 可以切換到手動模式,掛入最低檔位。只要低檔位發動機制動才會起作用。推薦使用發動機制動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減輕腳剎的負擔,提高燃油效率。過度使用腳剎很可能會造成過熱,因摩擦材料過熱而降低制動性能,剎車油也會沸騰。尤其是在長下坡時,這些風險很可能會發生,因此與發動機制動相結合,減輕腳剎的負擔很重要。
尤其是在混合動力 汽車 和電動 汽車 中,當松開油門踏板時,再生制動就會起作用,并為混合動力電池充電。由于驅動牽引電機所需的動力已經充電,混合動力 汽車 將因發動機運轉時間減少而具有更好的燃油效率,而電動 汽車 因牽引電機運轉時間增加而具有更長的續航里程。
下陡坡,距離短數公里甚至幾百米,如果是大型牽引車滿載的情況下,低速檔二三一,加緩速器,看坡度距離長短,如果是長坡幾十公里的下,更難操作,可以二檔起步后,掛三檔,在掛四檔,五檔,六檔,記住中間不可加油門,都是坡度拖動發動機,氣壓也不會低,車速高了后,在重新上述操作,直到坡度跑完,檔位到了一定速度假如你認為80公里快了,可踩住剎車,松三分之一在踩住,到你二檔速度,重新上述掛檔操作,一個循環最多踩剎車二次,有時候第2腳剎車就站不住車了,
汽車 下長坡時一定要合理利用發動機制動,因此要掛進低速檔。因為下坡時我們不是直接把車剎停,而是利用剎車保持一定速度運行,長時間后剎車必然會過熱,而當剎車過熱時,車輛的制動效能很可能會受到影響,使剎車的靈敏度降低,這無疑是很危險的。
另外科普一點,發動機制動的車速和轉速跟變速箱齒比有關,每個車都不一樣,沒有明確的數字。如果用1檔制動轉速過高的話,不是極限情況就沒必要掛進。進2檔就行,再適當帶一點剎車,這樣就能避免剎車失去制動效能。
汽車 長下坡掛入低速檔。
1、 汽車 下長坡時要掛入低速檔,下長坡時不要長踩剎車,要靠低速檔靠發動機轉速去拉低車速(發動機制動),下長坡車子自身重力作用會越跑越快平時加速就踩幾腳剎車就可以但是下長坡長時間踩剎車剎車片摩擦起熱剎車片剎車片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會出現剎車失靈情況,下長坡時不能長踩剎車,下長坡時要靠發動機制動來控制車速,下長坡掛入低速檔進行行駛。
2、手動車輛根據行車情況可以掛入1檔或2檔靠發動機進行制動控制車速,自動擋車輛掛入低速檔、L檔、手自一體變速箱可以切換到手動模式換入低速檔。下長坡不能長時間踩剎車,剎車系統溫度達到一定程度后會出現剎車失靈情況。
3、車輛下長坡要根據行車情況合理掛入匹配的低速檔,車輛下坡時車輛自身重力慣性作用下車輛會越跑越快,下長坡合理制動操作就是掛入低速檔利用發動機扭矩進行發動機制動來控制車速,車輛下長坡禁止長時間踩剎車,剎車系統溫度升高后會出現剎車失靈情況,剎車失靈將造成嚴重事故。
4、車輛下長坡需掛入低速檔進行行駛,車輛下長坡禁止長時間踩剎車、謹防剎車失靈。
下長坡(十公里以上)特別是云貴大山,幾十公里連續下山,這種情況要盡量用發動機牽制車速,用剎車輔助,間隙使用剎車,讓剎車有時間散熱,也不能掛低速檔,更不可讓發動機超速!應掛入所駕車輛的中速擋,通過發動機牽制和剎車間隙控制車速和發動機轉速,這樣即可安全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