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張馳被送往醫院,隨后出現了如夢似幻的一幕——張馳帶著兒子張飛,將賽車變成了會飛的汽車,并贏得了同學的爸爸。剛看到這兩張圖的時候,想當然地以為張馳沒死,忘記了畫面中賽車的浪漫色彩。
電影上映后,很多觀眾都在討論張弛是不是死了。可能更多的人傾向于“張弛死了”。他們從電影中找到了更多證明張馳已死的線索,甚至找到了張馳的原型賽車手許朗,這說明張馳真的死了。
如果電影有這樣一個開放的結局,觀眾應該自己做個白日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放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請相信自己的理解。”韓寒導演說:“巴音布魯克沒有海,英雄不死”。如果懸崖下沒有海,大家就會明白什么叫撞入萬丈深淵。不過韓寒也說過,英雄不死。
那天在電影院看到這句臺詞的時候,心里沒來由的流下了眼淚。 “愛”的背后,有很多辛酸,但總無憾。每一份努力都會在我們的生命中畫出一道美麗的一筆,成為他們最幸福的回憶。
張馳是死是活都無所謂。電影想傳達給觀眾的是一種對夢想的執著。只要他的心中保持著真摯的愛,無論身體健康與否,他的靈魂都會長存。這大概就是人生的意義吧。文/冰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