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論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還是“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以及今天我想表達的“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無不讓我產生了深深共鳴,坦然、淡然、豁然、自然面對生活吧。
2、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全詩: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3、最后一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也并非消極的體現,是詩人對身心自由的渴望,可以有如此優美灑脫的浪漫情調,也唯有胸襟坦蕩,豁達豪邁的東坡才有。
4、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東坡謫居黃州時,寫下《臨江仙—夜歸臨皋》一詞。
5、駕起小船從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詩人介紹: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族,眉州人。
6、“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意思:駕起小船從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蘇軾宋(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2、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全詩: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3、最后一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也并非消極的體現,是詩人對身心自由的渴望,可以有如此優美灑脫的浪漫情調,也唯有胸襟坦蕩,豁達豪邁的東坡才有。
4、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東坡謫居黃州時,寫下《臨江仙—夜歸臨皋》一詞。
5、駕起小船從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詩人介紹: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族,眉州人。
6、“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意思:駕起小船從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蘇軾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